气炸中国人 这大概是西方媒体最魔幻的一次污蔑了

2018-08-29 16:25:35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即使文物回归困难重重,中国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

国际艺术品界严防中国学者、收藏家?

“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回流有警惕”

GQ文章还提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刘阳多年来专注于研究圆明园流散文物,有媒体评价他说:“圆明园的流散文物有哪些?究竟散落在哪里?除了刘阳,可能再找不出第二个人去认真调查这件事。”但GQ提到他,则是为了说明国际收藏界都在“严防”中国学者。

“2009年,北京宣布向欧美各个机构派遣‘寻宝队’。”GQ描述说,“一个8人团队抵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当该小组就展出的艺术品进行询问并讨论时,刘阳穿过博物馆长廊,寻找可能认出的物品”。GQ声称,刘阳以热衷于对中国丢失的宝藏进行编目而“恶名昭著”。这次中方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后没有发生事件,然而不久之后,“狩猎”便在欧洲开始了。

“我记得那次美国媒体从机场开始就跟踪我们。”刘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谈及此事时显得十分无奈。“其实就是一次普通的学术考察,我是想为圆明园文物的研究补充资料,却被媒体写成了‘官方派来的调查员’。”

GQ还举了其他例子。比如2015年枫丹白露宫失窃案发生30分钟后,工作人员给刘阳打电话,用不流利的中文说道:“这些艺术品在你的书出版后就被盗了……你注意到其中的联系了吗?”此案发生不久前,刘阳出版了第一本记载圆明园文物目录的书。还有英国华莱士博物馆,GQ称,这家博物馆在刘阳到访后不再展出他曾询问的作品。“那是一对清代乾隆‘金瓯永固杯’,当时博物馆不展出是因为要重新布展,现在你去他们的官网看,杯子又重新展出了。”刘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综合上述例子,GQ文章这样评价西方收藏界对中国人的态度:“有些人坚持自己的立场,争论他们收购的合法性,或向中国人宣传在国外分享其文化的价值。其他人则悄悄地将一箱箱艺术品运回中国,希望避免与小偷或中国政府发生麻烦。”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跟很多西方博物馆合作过,比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也有一些大学博物馆邀请我们协助他们做研究、做文物修复。这些都很正常,从来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回流有抵制或警惕。”蒋迎春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描述海外博物馆对中国同行的态度。

“国际收藏家的态度则更特殊,这些人都是真心喜欢中国艺术品的。他们并非对中国人有偏见,而是对中国收藏家资金迅速充裕、常花大价钱让西方收藏家难以竞争的现实有点沮丧,他们绝不会认为中国人会去抢、偷。”蒋迎春说。

Kevin Whong就是一位喜爱中国艺术品的国际收藏家,他是美国一家500强企业的首席财务官。“GQ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震惊。”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认为中国政府不会接收任何非合法来源的艺术品,因为将被盗文物带回国是不光彩的,“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篇文章的催眠与暗示”。Kevin Whong表示,GQ应该质疑那些调查盗窃案的当地执法部门,这些事件的任何正式结论都应来自他们。“如果GQ有线索,应该向当局提供信息,而不是在没有任何逻辑的支撑下做出这种含糊的指控。”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