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微笑: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之后

2021-02-22 08:19:11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天龙山石窟是中原地区代表性佛教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处的天龙山。

除夕夜,60多岁的白女士落了泪。

“镜头中,含笑的佛首越来越近,我的心却越来越堵,禁不住就落泪了。”2月11日除夕夜,白女士正在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听到那声“让我们共同欢迎国宝回家”时,突然感觉“特别揪心”。看着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在镜头中逐渐拉近,她的第一反应是“逼回眼泪,别让孩子们看到,但真的控制不住,太难过了”。

国宝回归,“泪目”刷屏,是观众感念佛首百年流离、命途多舛,是对“佛首太美,天龙山石窟太惨”的不忍,是对人类文化浩劫的痛心,是对“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感慨。

“佛首太美,天龙山石窟太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是天龙山石窟佛首在春晚亮相时的介绍人,春晚播出的次日,他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题为《春晚C位,怎么就泪目了》的文章时坦言“我确实泪目了”。

“从考古专业角度来说,其实我们不太愿意提天龙山石窟,因为太惨了。”杭侃这句感叹是源于在飘摇动荡的年代,天龙山石窟佛教造像的流失之殇。

天龙山石窟是中原地区代表性佛教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处的天龙山。石窟自东向西分布于天龙山东西峰山腰间,东峰12窟,西峰13窟,大部分石窟坐北朝南。

“太原古称晋阳,是东魏和北齐的陪都,唐朝的北都。天龙山石窟就开凿于东魏北齐和隋唐时期,形成了洞窟25个,造像500余尊。天龙山石窟的艺术水平非常高,被称为‘天龙山样式’。”杭侃说。

1908年,德国建筑学家E·伯尔施曼首次来到天龙山,调查石窟。1918年,日本考古学家、建筑史学者关野贞来华考察,对天龙山石窟进行初步调查,于1921年在日本《国华》杂志发表《天龙山石窟》考察报告,天龙山石窟因此闻名世界。1922年,日本学者田中俊逸到天龙山考察,对石窟详细记录,进行了照相和系统编号。随行的外村太治郎编著了影集《天龙山石窟》,是天龙山石窟最早、最全面的图片记录。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天龙山石窟的艺术成就令人瞩目,也成为它惨遭劫掠的原因。自上世纪20年代初,在短短几十年间,天龙山石窟几乎被洗劫一空,精美的造像被从窟壁上砍下、撬走、砸断,远离故土,流散海外。其中最臭名昭著的盗凿,来自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和他的“山中商会”。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古董商无视文物的完整性,将佛身和佛首分别出售。天龙山石窟造像再无完整形态,难以恢复原貌。石窟被破坏之惨烈,甚至超过莫高窟、龙门石窟和响堂山石窟。

“现在的天龙山石窟,几乎没有一尊造像是完整的。”杭侃说。

“佛首太美,天龙山石窟太惨。”面对佛首的前世今生,观众如是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的文物分布于世界40余家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以美国和日本为多。国宝流离,身首异处,四散于异国他乡。这不仅是艺术品的生命之殇,更是如今我们回溯历史的感怀之殇。

条件成熟 佛首将回归天龙山

春晚上亮相的石雕佛首属于天龙山石窟第8窟。据杭侃介绍,这座石窟是天龙山唯一的隋代石窟,也是天龙山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洞窟。根据窟前壁碑刻记载,该窟是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开凿。

流失佛首回归祖国,过程可谓“曲折又振奋”。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下称拍卖行)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经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隋代),于1924年前后被盗凿后非法盗运出境。

国家文物局立即启动追索机制,确定“叫停拍卖、争取回归”的工作目标,2020年10月15日致函拍卖行,要求终止与该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予以撤拍。10月16日,拍卖行积极配合,作出撤拍决定。国家文物局与旅日华侨、拍卖行董事长张荣取得联系,鼓励促成文物回归。

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谈判完成洽购,经国家文物局充分沟通,决定将佛首捐献中国政府。11月17日,中国驻日使馆举办文物移交仪式,张荣将持有的天龙山石窟佛首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移交使馆保管。2020年12月12日12时,佛首安全运抵北京,当日点交入库,重回祖国怀抱。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此次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成功阻止天龙山石窟历史上流失文物在海外公开拍卖,促成文物捐赠回归,近百年来第一次从日本将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追索回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据记者了解,国家文物局将会同山西有关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早日促成佛首回归天龙山石窟。目前,文物保护部门正在对石窟赋存岩体破碎带进行加固保护。

责编:吴正丹、孟庆川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