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3年07月26日14:46|来源:中国日报网|字号:
摘要: 今年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有关国家分别举行纪念活动,中国也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访朝参加有关纪念活动。这显示中朝两国人民不会忘记那一段岁月。同时,两国关系在地区形势的风雨激荡中如何变化也令人关注。而要读懂当年历史和当前现实,不能不联系到东北亚冷战格局及其遗留。 |
今年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有关国家分别举行纪念活动,中国也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访朝参加有关纪念活动。这显示中朝两国人民不会忘记那一段岁月。同时,两国关系在地区形势的风雨激荡中如何变化也令人关注。而要读懂当年历史和当前现实,不能不联系到东北亚冷战格局及其遗留。
如果说二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的分别介入,是朝鲜半岛分裂的开端,那么朝鲜战争以停战为结局就是朝韩分裂进一步固化的标志,也是东北亚地区中苏朝与美日韩全面冷战的开端。在停战后本地区冷战对抗格局中,中朝既是同一阵营前后方的盟邦,在经济上也有密切如一体的联系。虽然在这一阶段双边关系不无磕碰,但在国际大格局视角下,中朝两国的国运是相通的。
上世纪末国际范围的冷战格局解体后,东北亚国家关系与力量对比也发生深刻变化。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朝鲜半岛军事对峙长期存在甚至越演愈烈,又使这里迄今仍是全球唯一的冷战残余角落。时代转换的背景下,中朝各自获益或受害,不仅大不相同,也多多少少影响到两国关系。
中国与韩国建交是地区冷战藩篱被突破的最重要事件之一,两国从中获得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在建交20年之际看得更加清楚。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大国的关系,也因相互间不同程度摆脱意识形态束缚,而取得了内涵外延更为互利的发展。在上述变化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地区影响力得到巨大提升。当然,美日等国地区战略中针对中国的一面,也始终以冷战残余的形式对中国形成外交压力和安全威胁,但总体而言,中国在后冷战时期受惠更多。
朝鲜的情况却是相反。苏东剧变后突然失去东方阵营大国的依托,朝鲜经济上困难骤增,安全上威胁感加大。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与日本共进行了8轮关系正常化谈判,也在同一时期同韩国签署《和解、互不侵犯、交流与合作协议》,直至2000年朝韩之间还有过举世瞩目的第一次首脑会谈和《南北共同宣言》。这些显然都是朝鲜希望走出不利局面、与地区国家一起分享后冷战时代红利所做的努力。但是上述进程未能继续深入即被两次朝核危机先后打断,其背后的原因绝非朝鲜核计划能够全部解释。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等有意无意地维护冷战对抗局面,也导致了朝鲜难以同韩国一样成为后冷战时代的获利者。
![]() |
(责编:宋胜男、牛宁)
中朝关系,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