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京華時報:評判虐童案的兩種思維

2012年11月14日08:57    來源:京華時報    本報特約評論員 傅達林    字號:
摘要:當某個案件進入公眾視野,首先無法回避的問題是司法機關如何處理。

道德與法律、立法與司法之間,兩種思維缺乏順暢的溝通,便容易讓普通輿論誤解司法機關,造成司法權威的不必要損害。

溫嶺虐童事件從一張網絡照片迅速發展成為社會熱點,引發了媒體集中式的觀察和省思,各種專業與非專業的評判充斥報端。最新的進展是,檢察院作出暫不批捕決定,案件退回警方重新偵查,想必又能引來一番圍觀。

在大眾的普通思維中,這種結果多少有些讓人“泄氣”,與之前輿論口口聲聲要求嚴懲的期許相隔甚遠﹔但在法律人的評判話語體系中,不批捕的決定則受到肯定,多數人認為肇事老師的行為入刑確實有些牽強。同樣的案例,緣何在不同人群中產生如此截然相反的觀點呢?我以為還是根源於人們不同的思維模式,探尋此種思維的不同有助於公共社會的理性構建。

當某個案件進入公眾視野,首先無法回避的問題是司法機關如何處理。對此,一般民眾會立足朴素的正義觀和道德感,按照合乎主流價值的立場對司法處理進行評判,並在司法結論與期待結果相隔甚遠時作出否定性評價,甚至質疑司法不公。這種思維多從生活常識出發,往往是“以結果論英雄”。常人看來,幼師虐童可謂喪盡天良、罪大惡極,豈有不入刑嚴懲之理?

但是,如果把虐童事件還原為一起案件,法律人的職業思維則是:現行法律框架內能否應對此類行為?是否需要增設“虐童罪”?尤其是在刑事制裁上,遵照嚴格的罪刑法定原則,如果這種行為並無明文規定處罰的,那麼就不應當治罪。哪怕是一種罪大惡極的行為,也只是一個“立法的選項”,而不是司法機關所能決定的。在這種思維中,警方初定的尋舋滋事罪便面臨根據不足的困境,因為該罪從流氓罪分離出來,侵犯的主要是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故意傷害罪則要求輕傷以上的后果,虐待罪的主體又不包括家屬之外的幼師。所謂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檢察機關的決定如此說來則是堅守法治的底線。至此,法律的評判思維便由司法轉入立法,探討如何從現實案例中尋找法律規定的漏洞,並及時修補。

一種是期許司法機關直接能夠伸張正義,一種是立足罪刑法定反思立法的偏失。道德與法律、立法與司法之間,兩種思維缺乏順暢的溝通,便容易讓普通輿論誤解司法機關,造成司法權威的不必要損害。在涉法公共事件的評判中,如何讓法律對接常識,讓司法適度脫離立法缺失的責任,無疑是重建公共社會法律理性的關鍵。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