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環球時報:輿論不應將信訪難題故意簡單化

2012年12月03日08:54    來源:《環球時報》    社評    字號:
摘要:計劃經濟時代建立的信訪制度已經嚴重落后今天的市場經濟現實,當年的公民政治參與和權利救濟目標出現變異,被大量的具體利益爭執沖得七零八落。信訪制度大概是最迫切需要改革的領域之一。

一北京媒體12月2日稱,北京朝陽區法院判決河南長葛市10名截訪人員非法拘禁罪成立,截訪人員獲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當天否認此消息,並要求相關媒體道歉。媒體的最初報道和法院方面的否認都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信訪已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成了中國社會的老大難問題,一方面國家有明確的信訪制度,另一方面因來京上訪的人太多,出現控制來京上訪人數的現實需求。由於各地官員的政績同來京上訪人數多少直接挂鉤,逐漸導致各地政府派人來京截訪,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對上訪人員非法拘禁、勞教等極端案例,一旦曝光必引轟動。

盡管上訪人員中有冤者,也有很多無理上訪、希望以此向地方政府施壓獲取特殊利益者,但輿論普遍把對上訪人員的無條件支持當成“政治正確性”的箭頭,因此截訪者們長期成為眾矢之的,昨天的假消息引起一片歡呼就是這個原因。

計劃經濟時代建立的信訪制度已經嚴重落后今天的市場經濟現實,當年的公民政治參與和權利救濟目標出現變異,被大量的具體利益爭執沖得七零八落。信訪制度大概是最迫切需要改革的領域之一。

根本原因在於,信訪制度賦予了每個公民上訪的權利,它對地方和基層的治權開了個口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個口子同時成為申訴不平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渠道。兩類截然不同的案子混在一起,中央信訪部門很難區分,輿論也很難區分,區分了也很難處置,因而從政府到媒體,都對信訪問題採取了簡單化的應對。

中央每到兩會等敏感時期,就要求地方控制來京上訪者,從而對基層形成巨大維穩壓力。這些壓力逐漸被信訪者察覺,並加以利用。媒體則要求保障信訪者上訪的絕對自由,從另一個方向給基層政府施壓。基層政府變得裡外不是人。

基層政權的權威是執政黨和國家權力機構公信力的基礎,當前的信訪制度雖然展示了中央“聯系群眾”的一面,但對基層黨政機構的形象造成越來越多的損害,對整個國家來說,它的負面性在逐漸超過它的正面性。

改革信訪制度首先要下實事求是面對問題的決心。信訪制度有利亦有弊,如果繼續堅持它,就需同時接受它的利和弊,中央不能隻要利,把弊推給地方和基層。比如既然允許每個公民上訪,而且明知市場經濟會鼓勵一部分人通過上訪追求非正當利益,那麼就不應把一個地方的上訪人數多少與該地方官員的政績挂鉤,而隻應與真正“冤案”的多少挂鉤。

如果繼續信訪制度,北京就應為此承受一定的維穩壓力,可以專門辟一個區域,容忍那裡看上去有一點“亂”。如果社會對此逐漸習慣,這未必不是中國政治制度優越性的一個體現。

總之信訪不應成為社會的巨大維穩負擔,它本來是中國法制水平較低時中國人保障各種權利的補充性手段,是好事就應辦好,不能反而發酵、擴大官民矛盾和沖突。我們不認為信訪制度就應取消,但對它進行改革,增強它的辨識、判斷和溝通能力,使之更適應不斷被市場重塑的中國社會環境,卻是十分必要的。

河南長葛市10名截訪人員是否涉嫌犯罪,希望受理此案的北京市法院嚴格依法審理,不受一些部門的影響,也不屈從輿論的壓力。媒體及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則應把信訪工作的復雜性向公眾解釋,誰也不應為了私利而把當前的這個大難題故意簡單化。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