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非民間商業往來中,不但有非洲人在中國違法或犯罪,也有中國人在非洲進行違法、犯罪的行為。這些糾紛相當復雜,影響著中非經貿關系的健康發展。 |
隨著中非交往日益頻繁,中非民間糾紛也漸漸增多。最近在義烏經商的蘇丹商人因拖欠當地商戶貨款而“跑路”的事件就很受關注。實際上,中非民間商業往來中,不但有非洲人在中國違法或犯罪,也有中國人在非洲進行違法、犯罪的行為。這些糾紛相當復雜,影響著中非經貿關系的健康發展,不僅當事人要加強防范,更需要中非雙方開展切實有效的法律合作。
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設立后,中非雙方都提出要為此加強立法、司法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但就目前而言,中非之間的實質性法律合作開展還較少,還遠遠落后於經貿合作的規模和速度。為了今后中非經貿關系的健康發展,筆者認為中非之間應開展下列實質性法律合作:
首先,中非之間應加強雙邊法律合作機制建設,完善中非之間的多邊法律合作機制,加快經貿法律糾紛的解決。一方面,中非之間的雙邊法律合作機制目前比較薄弱,如中國僅同納米比亞、阿爾及利亞、萊索托、突尼斯、南非、安哥拉簽訂有引渡條約。雖然中國同32個非洲國家簽訂有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但實際生效的隻有16個。從這些條約的數量和涉及國家來看,顯然不利於同非洲國家在民商事領域、共同打擊犯罪中進行有效合作。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同非洲國家開展談判,簽署更多的雙邊條約,使中非之間的法律合作納入到常態化、機制化軌道。
另一方面,就涉外民商事案件領域而言,中非之間多邊法律合作機制還很不完善。例如,在《海牙民商事案件域外取証公約》的43個成員國中,非洲成員國隻有2個,即南非和塞舌爾。可見,中非之間利用現有國際多邊公約協調法律糾紛的渠道相當有限。這就需要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設立部門,專職就涉及中非法律事務的問題進行溝通和協調,或負責制定多邊的法律合作協議。
其次,針對一些中國人在非洲國家專門從事針對中國人的違法犯罪活動,中非之間應繼續加強合作,使犯罪分子無處可逃。例如,去年中國警方和安哥拉警方聯手,成功打掉一個專門拐騙中國婦女到安哥拉從事賣淫活動的華人犯罪團伙,並根據引渡條約,將犯罪分子押回國內受審。這種合作可以擴大到中非之間的勞務部門、工商部門,從而打擊非法勞工及假冒偽劣產品。
再次,中非之間應開展法律信息交流,實施聯合法律研究。中非之間的執法部門可就相關違法犯罪活動進行信息交流,在此基礎上進行聯手打擊。同時,中非之間的法律學者可就中非之間的熱點法律問題開展交流與合作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議,供有關部門參考、採納。目前,與中非之間學者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開展的交流與合作而言,中非法律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還非常少,這種情況應該得到改變。(作者是湘潭大學非洲法律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