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2年12月04日08:12|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中國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謀求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 |
法國財長莫斯科維奇日前在訪問科特迪瓦時,呼吁法國企業必須加大在非洲的活動,對抗中國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曾經瓜分過非洲的西方國家,或許依舊懷有一種難以割舍的“后院情節”。“被挑戰”的失落感落后於時代,實在是要不得,除了自尋煩惱,還會阻礙正常的合作競爭。如果法國願意在非洲發揮更大的作用,願意為非洲發展多出力,最好的做法當然不是“對抗”,而是積極參與。
參與既需要實力,同樣也需要膽識。加大對非洲的投資,充分利用非洲發展的潛能,與中國企業一道為非洲的發展貢獻力量,這對於拉動歐洲經濟,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是一件富有遠見的事情。參與還需要真正將非洲國家視為平等國家,更要消除“我做不成別人也別做”的想法。自己那一套行不通,那最好的選擇就是,讓別人來用更好的方式試一試。
新世紀以來,中非關系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展。中非貿易額從2000年的106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1663億美元,中國已連續3年位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在非中資企業超過2000家,覆蓋50個非洲國家,涉及諸多行業和領域。
中國令人驚奇的崛起並致力於同非洲的雙贏伙伴關系,是非洲開始復興的原因之一。這一論斷在非洲國家有廣泛共鳴。
中非經貿合作是互利、共贏的合作,有力地促進了中非雙方的共同發展。中非投資和產業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非洲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國不斷加大對非洲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了非洲的投資環境,增強了非洲經濟發展的后勁﹔中國加大對非援助規模和減債舉措,帶動了國際社會對非洲發展問題的關注和投入力度。
中非經貿合作也是開放、包容的合作,沒有妨礙任何第三方同非洲開展合作。《紐約時報》評論說,非洲多年來被視為“飢荒和種族滅絕的泥潭”、“自討苦吃的援助任務對象”。這種看法最近10年發生明顯轉變,部分原因是受到中非關系日漸熱絡的刺激。
中國歡迎各國加大對非洲投入,鼓勵中國企業與外國公司開展良性競爭,促進非洲的可持續發展。在世界其他地區,中國同樣抱著開放、包容的心態,謀求與各方共同發展。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務實合作不斷推進,成為東盟擴大對外經貿聯系不可缺少的正面因素。在中國因素的激勵下,美國、歐盟、印度等對東盟投入也在加大。
將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利益結合起來,推動實現全人類共同利益,共享人類文明進步成果,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題中之義。
(責編:李文慧)
外交,中法,中非,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