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獨家觀察

熊建:爭議莫言,不如珍惜講故事的能力

2012年12月11日09:18    來源:海外網    熊建    字號:
摘要:莫言因為講中國故事而獲得褒獎。很多人想把自己的觀點和訴求,附會到莫言的故事中,借著諾獎的東風宣揚和兜售,但莫言拒絕成為任何別有用心者的代言人。

獨家觀察

莫言昨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至此,莫言“童話”告一段落。回顧莫言在瑞典的幾次演講,主題基本都是“講故事”。看似簡單,其實能做好的人太少了。

天下文章,無非三類。一種是寫人的,一種是寫事的,一種是寫觀點的。風景之類的文章從根本上還是寫人的。

寫人的文章,必須通過這個人做的事、說的話來體現性格﹔寫事件的,更不用說了,必須講好故事﹔寫觀點,必須得有論據支撐才有說服力,而這論據的展示必須依靠講故事的能力。

所以,這麼一看,文章好壞,關鍵在於講的故事好不好、能否抓人。

即便是嚴肅的歷史,隻有把故事講好,才能流傳千古。司馬遷在《史記》一些篇章中對於故事的講述非常老練,比如鴻門宴,比如刺秦。

《明史》素稱謹嚴,都是清代朴學大師的手筆,但是可惜,故事講得不好,以致我們根本記不住《明史》裡的人物。

堆文成篇,聚篇成章,聯章成卷。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好故事做支撐,傳播力將大大下降。

莫言因為講中國故事而獲得褒獎。他的故事裡充滿對現實的奇特再現和瑰麗的想象。很多人想把自己的觀點和訴求,附會到莫言的故事中,借著諾獎的東風宣揚和兜售,但莫言拒絕成為任何別有用心者的代言人。

莫言給我們的啟示是,無論何時,千萬別忘了講故事的傳統。拋開故事,一味玩弄概念,耍弄辭藻,除了能嘩眾一時,實在沒有值得保存的意義。

反觀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逐漸喪失了講故事的能力和學習講故事的動力。

從莫言的經歷可以看出,他擅長講故事,是因為他的生活歷程中充滿了講故事的人。集市上的說書人,炕頭上的爺爺奶奶,田間地頭的農夫村婦,都是他記憶中生動的講述者。倘若莫言活在當下,每天醒來,刷刷微博、看看新聞標題,下班后上網東瞅瞅、西逛逛,看似生活豐富多彩,其實時間被割裂、思維被粉碎,一個故事應該具備的元素被扯得東一條、西一塊,壓根寫不出好故事。

在當今社會,浮躁和喧嘩本已甚囂塵上,如果任由新興媒體牽著我們的鼻子走,那我們講故事的能力就會永遠弱化下去。如果隻熱衷於在140個字范圍內舞文弄墨,甚至動輒約架、罵人,逞一時口舌之快,過后什麼都留不下,有勁嗎?

網絡上還有人為莫言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作家而爭論不已。莫言很淡定:我該說的話都寫進了我的作品裡。

與其繼續圍觀莫言、爭議莫言,不如珍惜和重拾我們講故事的能力。社會轉型的時代,焦慮和不安全感易迷失人心,慢下腳步,認真地聽故事和講故事,似乎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卻能讓思想沉澱,讓靈魂安寧。

(作者為人民日報總編室編輯)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責編:鄒雅婷)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