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網絡,恐怕人們不知道書記開房的“12秒視頻”、不知道廳長寫給情人的結婚保証……多少荒唐齷齪離奇事,盡在形形色色腐敗中。 |
懲治腐敗的威懾力,不是來自 “躺著也中槍”的偶然性,而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必然性。
重慶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山東農業廳副廳長單增德、新疆烏蘇市公安局局長齊放……十八大后不到一個月,網絡反腐再顯神奇,接連撂倒了多名黨政干部。先“上網”再“落網”,已經成為一些貪腐分子的經典毀滅之路。
感謝網絡。沒有網絡,恐怕人們不知道書記開房的“12秒視頻”、不知道廳長寫給情人的結婚保証……多少荒唐齷齪離奇事,盡在形形色色腐敗中。
檢閱網絡反腐成績單,腐敗花樣可謂層出不窮。與其佩服貪腐者無下限的“創新”能力,倒不如肯定網民對新生事物的天然熱情。縱觀一樁樁網絡舉報的走紅,真可謂一浪高過一浪。事到如今,周久耕的“九五至尊”已激發不起網民興趣,楊達才的手表也逐漸失去魅影。至於傳一點尋常緋聞,貪他個百八十萬,這些平淡無奇的腐敗方式,已經很難讓網民為之停留駐足,舉報者也別想以此博得眼球。
在后周久耕時代,如果貪腐者既沒有特點,又不能提煉亮點,別說網民們不會買賬,就連舉報者也羞於拿出手。甚至不妨這樣說,誰都別抱怨自己成為輿論焦點,要知道,“躺著也中槍”是需要資格、需要實力的,或者至少也是要看運氣、看“人品”。難怪網絡鑒表專家“花總”感慨:“其實我挺同情楊達才的。我做反腐已經一年多了,我有一個數據庫,裡面有幾百位官員的腐敗材料,無論從官職還是受賄程度而言,楊達才連個螞蟻都不是,甚至也不是倒霉蛋,他只是被選擇性攻擊了。”
因此,如果說,當初網絡“標簽式”的舉報、網友“考據式”的關注,讓開會不抽名煙、應酬不戴名表、上班不開名車成為官場新警示,引發了網絡反腐“治標不治本”的質疑﹔那麼如今更值得關注的是,那種“苟日新日日新”的網絡爆料方式,將留下多少“安全陳舊”的腐敗空間?那種“隔牆扔磚頭”仍可以實現的精准打擊,將如何放大人們已有的“腐敗猜想”?諸如“廬江艷照門”那種打擊報復式的網絡栽贓,又將耗費多少本已稀有的社會信任成本?
從打破堅冰,到開辟戰場,網絡反腐的意義怎麼估計都不過分。只是,當網絡爆料的不足與優點一樣明顯時,這種爆料如何與現有反腐制度更好銜接?又如何從“意外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值得深思。畢竟,懲治腐敗的威懾力,不是來自 “躺著也中槍”的偶然性,而是“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