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人口有20多年的滯后性,人口危機還沒有全面爆發,計劃生育的政治包袱還沒有“浸水”,還拖得動。但是今后四億老人老無所養,四千萬光棍找不到老婆,人口總數有上億對不上數,“水淋淋”的政治包袱將拖垮一切!現在停止計劃生育的阻力在於面子問題﹔但是今后連裡子都沒有了,面子還有什麼意義? |
二、“十五”期間共“超額”減少了2244萬人
“五普”表明以前的預測是嚴重脫離實際的,並証實了生育率隻有1.22,那麼2001年開始的“十五”計劃就不但應該停止計劃生育,而且需要及時出台鼓勵生育的政策。但是國家計生委、中國人口學會、國家統計局卻絞盡腦汁掩蓋真相。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田雪原說:“第五次人口普查和前幾次普查比較數據質量差一些,比如生育率,這是必須拿的東西,全國是1.22,我們可以理解,近似於一對夫婦生1.22個孩子,真實不真實呢?不真實。學術界不承認,政界也不承認,普查辦本身認為也不對,數據拿上來就是這個,怎麼辦呢?因此我們就做了一些調整,因為2000年發達國家是1.39,比人家低那麼多顯然不對。這次全國普查漏報率是1.81%,經過論証,大抽樣比較准確,1.81%的漏報率比較准確。1.81%的漏報率,1990年做第四次人口普查大家認為質量比較高,漏報在什麼地方呢?1990年到2000年,也就是2000年普查的時候零到九歲人口漏報,於是做了一些人口學當中回歸分析和模型換算,應用一些數學方法,然后我們進行了調整,得出來2000年全國城鎮生育率是1.35,農村是2.06,全國是1.73,國家一公布是1.8左右。” [7]
經過這一“修正”,1.22的生育率變成了1.8,2000年底總人口就變成了12.6743億。在此基礎上,國家計生委和人口學會預測,2005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3.3億,意味著2001-2005年這五年將增加6257萬人(133000-126743=6257)。根據他們的建議,2001年“十五”計劃提出,2005年全國人口控制在13.3億以內,2010年全國人口控制在14億以內。[8]在張維慶等人的推動下,在2000年生育率隻有1.22的情況下,2001年還制定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但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認為2005年底中國人口隻有13.0756億(其實水分在“五普”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2001-2005年隻增加了4013萬人(130756-126743=4013),比預期少增加35.9%。“十五”期間國家計生委和中國人口學會共“超額”減少了2244萬人(6257-4013=2244)。
三、“十一五”期間共“超額”減少了1909萬人
2005年11月進行的1%人口抽樣調查再次証實了生育率隻有1.33,[9]那麼2006年開始的“十一五”規劃就應該果斷停止計劃生育了。但是2005年11月張維慶還認為“按照目前的總和生育率1.8預測,我國總人口將於2010年和2020年分別達到13.7億、14.6億,2033年前后將達到峰值15億左右,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將會進一步加劇。”[10]依照張維慶的預測,那麼2006-2010年將增加6244萬人(137000-130756=6244)。
2004年2月啟動了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蔣正華(原國家計生委副主任)擔任組長,宋健(獨生子女政策的“總論証師”)和徐匡迪任副組長,集中了包括十多位兩院院士在內的300多位專家學者(核心成員是國家計生委的官方和中國人口學會的會員),形成了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11]認為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總和生育率一直穩定在1.8左右的最佳生育率。並預測,中國總人口將於2010年、2020年分別達到13.6億人和14.5億人,2033年前后達到峰值15億人左右。根據他們的預測,那麼那麼2006-2010年將增加5244萬人(136000-130756=6244)。
根據國家計生委和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組的建議,人口政策不但沒有必要放寬,相反還需要加強。因此,2006年制定的“十一五”規劃提出“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2010年人口總量控制在13.6億以內”。還出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認為“今后十幾年,人口慣性增長的勢頭依然強勁,總人口每年仍將淨增800萬-1000萬人”,提出計劃生育四個“堅持不動搖”。[12]各地掀起了抓計劃生育的高潮,出現了廣西博白事件等眾多惡性事件。
2010年進行了第六次放開普查,顯示生育率隻有1.18,遠遠沒有計生委所宣稱的1.8﹔總人口隻有13.397億(2010年底為13.4091億),遠遠沒有“九五”計劃預測的14億、張維慶2005年所預測的13.7億、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組所預測的13.6億。2006-2010年隻增加了3335萬人(134091-130756=3335),比張維慶的預測少了46.6%,比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組的預測少了36.4%。國家計生委和中國人口學會在“十一五”期間“超額”減少了1909萬人(5244-3335=1909)。
四、1996-2012年累計“超額”減少了一億多人
2008年3月張維慶卸任國家計生委主任,但是仍然擔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2010年7月張維慶領導的中國人口學會舉辦了“建設人口均衡型社會”學術研討會(80多位人口學者參加),為“十二五”規劃提供建議,他們認為:“人口慣性增長勢頭依然強勁,人口峰值將在2033年達到15億人” ,“預計‘十二五’期末人口總量將達到13.9億左右”。[13]根據他們的預測,“十二五”期間年均將增加4909萬人(139000-134091=4909),年均將增加982萬人。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隻增加了644萬人。[14]假設2012年也隻增加644萬人的話(事實上應該更少,因為死亡人口比2010年多),那麼國家計生委和中共人口學會在2011-2012年這兩年又“超額”減少了676萬人。
也就是說,即便相對於中央的人口目標,1996-2012年國家計生委和中國人口學會也共“超額”減少了10223萬人(“九五”期間的5394萬人+“十五”期間的2244萬人+“十一五”期間的1909萬人+2011和2012年的676萬人=10223萬人)。
由於中國人口學會(包括副會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一再虛夸人口數量,導致公布人數遠高於實際人數。2010年人口普查的13.397億人口其實還有6000萬左右水分,實際人口隻有12.8億。[15]那麼以“九五”計劃所預測2010年人口達14億的標准,1996-2010年共“超額”減少了1.2億人口(14-12.8=1.2)。如果繼續著這種虛報人口的統計思路,今后將有上億人口對不上數。計生委和人口學會人口數據腐敗比官員財物腐敗后果嚴重的多。中紀委嚴懲財物腐敗,更應該嚴懲人口數據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