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王琳:被害人“惡逆變”是對無辜者的綁架

2012年12月26日09:05    來源:京華時報    王琳    字號:
摘要:“弱者抽刀向更弱者”還正在成為一種“惡傳遞”,傳遞的指向,都在社會底層。而底層民眾亟須的,恰恰是守望相助,而不是相互踐踏。

12月24日,河北豐寧縣第一中學門口附近,殷鐵軍駕車撞倒23名學生,其中13人住院治療。

在可預期的刑事訴訟流程中,此案的提起公訴、排期開庭、作出裁判自會依循司法的邏輯漸次推進。而不可預期的是,裁判未必意味著定分止爭。此案的起因,同樣源於一起刑案的判罰。殷鐵軍的女兒3年前被害,4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死刑和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殷不服此判多次上訪。在上訪無果后,作為被害人家屬的殷鐵軍搖身一變成為加害人。

這樣的“惡逆變”並不鮮見。盡管網絡上不乏對肇事者的同情,但“弱者抽刀向更弱者”的報復性傷害本身,沒有任何可同情之處。相對於肇事者所感到的不公,僅僅因為在某個特定時段、走在某個特定地點就被撞傷的孩子們,又到哪裡去尋找他們的公正?即便未來有一個公正的判決,孩子們也不希望被撞。

“弱者抽刀向更弱者”還正在成為一種“惡傳遞”,傳遞的指向,都在社會底層。而底層民眾亟須的,恰恰是守望相助,而不是相互踐踏。

近年來,類似案件並不罕見,評論者通常會給這些個案貼上“報復社會”的標簽,但“社會”何其無辜,要受此冤屈並被報復?如果有人憤然於司法不公,那麼社會力量正可動員起來監督司法,確保其依法而為,有錯必究。因司法不公而報復社會,豈非打錯了靶子?

當然,在防止被害人及其家屬的“惡逆變”上,社會可以做得更多。比如,當殷鐵軍不服女兒遇害案的刑事判決,一些社會組織能迅速提供法律援助,在合法的管道內尋求救濟。另一些社會組織則迅速提供心理輔導和經濟幫扶,在精神和物質層面提供實質幫助。社會組織的繁榮與社會力量的壯大,有利於創造一種基於社會自我調適的穩定。

而那些試圖追問校園安保的延伸、檢討警察路面執法的覆蓋率,各有其理,卻難免奢侈。因為再健全的校園安保也不大可能延伸到學生回家的每一個路段,再勤快的路面執勤也不可能及時制止每一起突發性刑事案件。

強調社會責任並不是要否認司法責任。法律人常感慨法律真實與客觀真實未必一致,因此司法公正也未必意味著絕對的實體公正。公正是追求,也是希望。可以暫時失望,但不能讓人喪失希望。至少司法機關在程序公正上理應給民眾一個交待——比如,尊重每一位被害人(或其家屬)的訴訟權利與合法訴求,在上訪之外提供一條更有效的救濟管道等等。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