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吳江:“七成大學生”何以自認“中下層”?

2012年12月26日09:23    來源:人民網    吳江    字號:
摘要:折騰是與科學發展背道而馳的,其本質不是方法問題,而是作風問題。說到底,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滋生和抬頭,與我們倡導求真務實是格格不如的。

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社會藍皮書》的一份報告中,對12所高校超過兩千名學生進行調查。數據顯示,80后、90后大學生普遍對就業信心不足,自身滿意度不高,更加注重“個人”色彩,同時超過半數表示對政治事務感興趣且有能力參與公共事務決策。大學生對自身社會經濟地位的評價也在降低,約有七成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在當地屬於“下層”和“中下層”。(《南方都市報》12月24日)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本該是“天之驕子”,卻多達七成自認為“中下層”,兩相對照,的確多少令人唏噓。大學生的理想與現實之間,恐怕一點不比“豐滿”與“骨感”的距離來得更近。

雖然七成大學生自認“中下層”,多少有自降身價之嫌。不過,大學生的這一自我認知,卻未嘗不是出於客觀理性的判斷。事實上,對於大學生而言,很多連經濟上的自立都尚未實現,財富的積累當然更無從談起﹔至於社會地位,忙於學業,當然不能僅憑成績和分數便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相比自認“天子驕子”的盲目樂觀與自大,大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社會經濟地位處於“中下層”,恰恰體現了一種自知之明。

如果“中下層”的歸屬感,僅僅是對自身社會經濟地位的理性認知,也不必過分憂慮。然而,七成大學生自認“中下層”,恐怕更多流露出的是對改變未來社會經濟地位缺乏自信。無論是對就業的信心不足,還是對自身滿意度不高,自認“中下層”的背后,或多或少暴露出大學生群體的自卑感。而這恐怕才最值得關注。

平心而論,缺乏自信與自卑感,一定程度上與大學生競爭力的相對下降有關。畢竟,雖然經濟不夠景氣,就業市場也不容樂觀,但假如大學生真的具備實力,是金子其實總會發光,非但不必對自身社會經濟地位做無謂的擔憂,反而更應對未來社會地位的提升充滿自信才是。

不可否認,大學教育質量的下降,大學生競爭力的不足,固然是造成上述心理的重要因素。而現實中,收費不菲的大學教育,卻並未提升大學生的競爭力,甚至連起碼的自信心都付之闕如,面對大學生的普遍悲觀,大學教育恐怕更應感到慚愧。此外,七成大學生自認“中下層”,恐怕同樣與當前社會階層的固化趨向有關。無論是“拼爹”現象的泛化,還是諸多行業所客觀存在的壁壘,個人發展機會與空間所受到壓抑與限制。而這,又何嘗不是是大學生“中下層化”的重要因素呢?

一言以蔽之,七成大學生自認“中下層”,的確更需引多方反思。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