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的討論到這裡應該結束了。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我們都分明感覺到,魯迅就在我們身邊,他活在當下的中國,和我們一起憂慮、觀察、思考和探索。我們甚至感覺到了他那銳利的、溫潤的、充滿期待的目光的凝視。 |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精神去做事情?
或許我們應該開始新的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許我們應該開始新的更加實在的行動。
那麼,就從現在,此刻,開始吧。
這是近年來我一直在倡導的,就是以“魯迅的韌性精神和智慧”進行“靜悄悄的存在變革”。對此,我已經講得很多,這裡,就摘選魯迅的幾段語錄吧。
關於“韌性精神”,魯迅主要講了三點意思。
其一是立足於中國改革的長期性與復雜性,准備一代又一代的長期奮斗:“假定現今覺悟的青年的平均年齡為二十,又假定按中國人易於衰老的計算,至少也還可以共同抗拒、改革、奮斗三十年。不夠,就再一代,二代……。這樣的數目,從個體看來,仿佛是可怕的,但倘若這一點就怕,便無藥可救,隻好甘心滅亡。因為在民族的歷史上,這不過是一個極短時期,此外實沒有更快的捷徑。”(作者注:《忽然想到(十)》,收《華蓋集》,《魯迅全集》3卷》)
其二,要把為實現理想的努力,變成日常生活實踐,慢而不息:“譬如自己要擇定一種口號——例如不買英日貨——來履行,與其不飲不食地履行七日或痛哭流涕地履行一月,倒不如也看書也履行至五年,或者也看戲也履行至十年,或者也尋異己朋友也履行至五十年,或者也講情話也履行至一百年。記得韓非子曾經教人以競馬的要妙,其一是‘不恥最后’。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作者注:《補白》,《華蓋集》,《魯迅全集》3卷)我曾經把魯迅這樣的韌性戰斗,概括為“邊打邊玩”。
其三,要有一種“糾纏不止,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無論愛什麼,——飯、異性、國、民族、人類、等等,——隻有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二六時中(注:即十二個時辰,整天整夜的意思),沒有己時者有望。”(作者注:《雜感》,《華蓋集》,《魯迅全集》3卷)
關於智慧,我想說兩點……
我們的討論到這裡應該結束了。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我們都分明感覺到,魯迅就在我們身邊,他活在當下的中國,和我們一起憂慮、觀察、思考和探索。我們甚至感覺到了他那銳利的、溫潤的、充滿期待的目光的凝視。於是,我們心裡有了一絲溫馨,一點力量。或許我們應該開始新的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許我們應該開始新的更加實在的行動。
那麼,就從現在,此刻,開始吧。(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