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人民日報:改革要有哪些新思維

2013年01月15日08:2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我們的改革沒有現成經驗可循,沒有可以照章辦事、照方抓藥的理論可用,隻有從眼前問題出發,依靠群眾、群策群力,摸到規律,找出辦法。在實踐基礎上,經過試點,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最后上升為指導全局的政策乃至理論。

  從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到改革是第二次覺醒,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改革開放的新表述,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實踐中,我們該形成哪些思想性、方法性的認識?還該有哪些原則性、規律性的把握?繼本版連續推出7期“深化改革方法論”系列評論后,今天請來相關專家就此展開討論,以期在更大范圍內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熱情。

  強化“動力意識”——

  應對困難挑戰,唯有改革

  房 寧

  中國當代歷史表明,隻有改革才能破除前進道路上的體制障礙,隻有改革才能為事業發展提供動力。改革,昭示著執政黨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改革,可以煥發蘊藏於人民群眾中的無限創造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在探索和領導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其中最具特色也是最為重要的方法,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習近平同志說:“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強調實踐第一,強調實踐出真知。我們的改革沒有現成經驗可循,沒有可以照章辦事、照方抓藥的理論可用,隻有從眼前問題出發,依靠群眾、群策群力,摸到規律,找出辦法。在實踐基礎上,經過試點,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最后上升為指導全局的政策乃至理論。

  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現在的國情、黨情、政情發生了很大變化,形勢和局面復雜許多。因此,未來改革實踐中,要更加注意政策與措施的協調性和均衡性,減少和防止體制內部、政策之間、措施之間的摩擦與矛盾。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加強改革措施的系統性、協調性,使改革開放的政策措施更具整體性,制度化水平也更高。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所長、研究員)

  樹立“底線思維”——

  從壞處准備,向最好努力

  王 利

  “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中央領導提出的“底線思維”,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改革方法論。

  底線思維體現改革的全局觀。底線是統攬全局中的底線,全局是顧全底線時的全局。綜觀當前面臨的國際國內大勢,既有分享全球化紅利的經濟機遇,也有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風險﹔既有繼續維系大國關系基礎上的世界和平、嘗試設計國際戰略新議題的國際合作,也有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給我國周邊帶來的安全挑戰。運用底線思維,謀劃全局改革,要有從世界看中國、由外而內的新戰略觀,也要有從中國看世界、由內而外的新世界觀。

  底線思維強調改革的辯証法。它是關注矛盾轉化的思維方式,著眼負面后果,建立防范體系。其特點是不僅要防范,更要積極轉化,從壞處准備,向好處發展。要深化吏治改革,建立對改革者的激勵保障制度。

  底線思維凸顯改革的實踐論。“摸著石頭過河”難免觸碰底線,有些是群眾利益的底線,處理不好就會產生群體性事件﹔有些是政策法規的問題,往往需要進行因地制宜的完善﹔有些是條塊關系的界線,勢必牽涉體制機制的重大調整。中國改革的一條重要方法論經驗是:在實踐中創新、調整、總結,地方競爭與中央統籌相結合。

  運用底線思維,需要強調掌握改革實踐的主動權。主動權從哪裡來?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矛盾中來,從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中來,從黨和政府的自我革新中來。在實踐中掌握改革主動權,在摸著石頭過河中運用底線思維,中國改革將不斷獲得新的內涵。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副研究員)

  找准“改革突破口”——

  讓權力運作公開透明

  高新民

  在理論上探討改革並不難,但實踐中選擇改革路徑卻復雜艱巨。無論怎樣選擇,都需要實現人民利益最大化,有利於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

  路徑選擇應有利於穩定發展。雖然改革會觸動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但與平穩過渡並不矛盾。有的問題雖然更為重要,但如果容易造成大規模動蕩,就不宜作為突破口。路徑選擇也要把握好改革的時機和步驟。有些領域,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人們普遍感覺不到改革的迫切性﹔經濟形勢下滑時進行改革,其迫切性易於理解,但也增加了風險。選擇時機,是把握社會心理、把握科學性的問題。

  有鑒於此,我認為,改革的路徑選擇應以權力運作公開透明、擴大群眾民主參與為突破口,特別是要建立制度化的民眾參與決策機制,從而為進一步改革提供可靠基礎。

  首先,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民生問題,但發展的成果不會天然地落在每一個人頭上。共同分享,需要社會調節。可以有激烈革命式的調節,也可以有和平民主式的調節。而后者,就要尊重多數人利益、同時保護少數人合理合法利益。這樣,社會公正秩序,將不依賴於領導人的個人素質變化,而是依賴於制度化的參與。換句話說,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協商制度,可以和平、漸進地實現社會公正。

  其次,發展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各地的頭等大事。一些地方發生抵制化工項目上馬等群體性事件,問題就在於決策過程不公開透明,沒有群眾參與、民主討論、深入溝通的過程。因此,轉變執政方式,權力運作公開透明,群眾參與公共決策,是當下的必然選擇。

  第三,經濟體制的改革歸根結底是市場與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關系問題,政府向服務職能轉換,轉變領導方式,確定執政黨和政府的權限職責,決策過程公開透明,既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也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內容。

  最后,權力運作公開透明,是法治社會的題中之義,也是市場經濟健康發育的必要條件,更是反腐倡廉贏得社會認可贏得人心的基礎。以權力運作公開透明,擴大群眾的民主參與為突破口,通過以上重要問題的解決,可以形成良好局面,為進一步改革提供可靠基礎。

  (作者為中央黨校教授)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