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貝淡寧:當代賢能政治是中國的大進步

2013年01月29日10:58    來源:環球時報    貝淡寧    字號:
摘要:實際上,有些民主國家的腐敗程度也很高。腐敗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水平過低,國家富裕之后往往腐敗更少。美國在工業化時期的腐敗程度也很高。裴文睿在《中國現代化》中認為,東亞地區包括腐敗控制在內的治理水平往往伴隨著經濟發展而多有改善。

  在2013年1月/2月美國《外交事務》雜志上,李世默和黃亞生兩位知名學者辯論了中國政治體制的優越性。黃亞生認為一人一票的選舉民主是中國唯一值得向往的政治制度。相反,李世默則反對在各級政府都實行民主,並為過去幾十年中國政治改革遵循的一種政治模式辯護,即高層實行賢能政治、基層實行民主,中間預留實驗空間。黃的觀點基於以下三個理由:大部分中國人支持民主﹔民主能夠解決中國的問題如腐敗﹔民主能夠發揮中國政治體制的優勢。筆者在中國居住多年,認為黃亞生的論証很無力,下面筆者依次批駁。

  黃引用了2003年《東亞各國如何看待民主》中的調查結果:72.3%的中國公眾相信民主是“我國現在值得向往的理想”,67%認為民主“現在適用於我國”。這一數據出自政治學家史天健的文章,調查中近2/3的受訪者認為現有體制已具有民主特征。史天健認為,中國公民一方面表現出對民主的向往,同時卻贊同非民主治理。他和呂杰寫道:“普通中國人心裡的民主與自由民主話語中的民主定義並不一致,而是建立在監護人話語之中。”換句話說,中國公民普遍支持賢能政治,仍稱之為民主。

  實際上,有些民主國家的腐敗程度也很高。腐敗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發展水平過低,國家富裕之后往往腐敗更少。美國在工業化時期的腐敗程度也很高。裴文睿在《中國現代化》中認為,東亞地區包括腐敗控制在內的治理水平往往伴隨著經濟發展而多有改善。

  黃顯然沒意識到中國領袖把腐敗視為可能導致亡黨亡國致命威脅的主要理由。在民主國家,腐敗不會動搖政治體制基礎,因為領袖的合法性源於民眾選舉,如果他們對領袖不滿意,可以下次選舉更換領袖。在中國,政治領袖的合法性很大一部分歸因於被視為賢能政治的體制,領袖因德才兼備而被選拔上來。

  如果沒有讓領導人對民眾負責的選舉制度,能減少腐敗嗎?黃亞生說“問題是政府權力缺乏任何監督和制衡,缺乏透明和自由的媒體等制約腐敗的最佳措施。”但這些措施不一定非要民主不可。香港和新加坡並不怎麼民主,但都有高效獨立的反腐機構和相對自由的媒體。減少中國腐敗還有其他措施:需要遏制國企的權力,用強調自我克制和社會責任的儒家倫理體系改革政治教育等。這些都能有效減少腐敗。簡言之,如果和同等發展水平的民主國家相比,中國在打擊腐敗方面可能做得更好,因為政權的生死存亡依賴於解決腐敗問題。中國新領導人已顯示出朝著積極方向前進的信號,如不少省份出現了要求官員公開申報財產的政策實驗。

  如果與將政治權力去中心化視為神聖原則的民主國家相比,中國體制還有一個優勢。比如,在聯邦體制下,如果中央政府沒有憲法授權的話,它就不能要求全國推廣一個奏效的試點模式。中國模式的優勢恰恰是,把值得向往的地方改革創新經驗推廣到全國。如果深圳模式証明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有效,或成都模式在推動社會公平正義方面有效,或溫州模式在推動金融改革方面有效,或香港模式在推動公民自由方面有效,或廣東模式在遏制腐敗方面有效,那麼,中央政府就盡力把這些模式推廣到全國。中國活力的真正源頭是在政府處理地方事務時通常採取的放手策略。

  總之,中國模式高層實行賢能政治、基層實行民主,中間預留實驗空間既是理想又是現實。它在中國過去幾十年一步步走近理想,雖還沒有完成,但作為評價中國政治進步或退步的標准應是中國模式,而非西方民主。(作者Daniel Bell是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近著有《城市的精神》,本文由吳萬偉譯。)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