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外媒:中國城鎮化出路曲折

2013年02月17日16:09    來源:聯合早報網    黃慧敏    字號:
摘要:城鎮化所涉及領域極為廣泛,環環相扣,過程繁衍復雜。如何發揮創意規劃城市、推動產業建設以及完善社會福利都是重要環節,也是現今中國急需解答的難題。中國的城鎮化起步較晚,這在城市建設方面雖享有后發優勢,但一些地方政府對城鎮化的理解仍存有偏差,中國需回歸根本,探討城鎮化的含義,以免后發優勢變成后發劣勢。

海外網2月17日報道】正經歷領導層更替的中國,在中共十八大文件裡提出要堅持走“新型城鎮化”的道路。但推動社會轉型,顛覆民眾生活的城鎮化並非只是把農民變成市民。城鎮化所涉及領域極為廣泛,環環相扣,過程繁衍復雜。如何發揮創意規劃城市、推動產業建設以及完善社會福利都是重要環節,也是現今中國急需解答的難題。聯合早報網2月17日發表文章,分析中國城鎮化出路曲折的原因。

文章稱,根據個人戶籍和職業,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分為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公費醫療制度等種類。這些醫保制度的報銷標准各異,一般不允許異地報銷。住在城市卻因戶口問題無法享受當地市民享有的福利,讓大批收入不高的農民工很無奈。隨著中國的城鎮化推進,越來越多農民工進城,外來務工人員和城市居民在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的待遇差距更是越來越突出。

城鎮化率≠城鎮化

城鎮化最基本定義就是人口向城鎮集聚的過程。它是世界各國工業化進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並已成為一個國家現代化發展的指標。截至去年,中國城鎮化率達52.57%﹔換言之,超過一半的中國人已住在城鎮。中國國家統計局估計,以此遷徙速度推進,中國城鎮化率到2020年可達60%,2030年可超過70%,趕上中等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水平。

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與政策學院副院長藍志勇受訪時就反問:“安置完了(農民工)就是城鎮化了嗎?”

藍志勇說,城市化率只是統計意義上的數字,記錄的是在城市裡居住超過6個月的人口比例。真正的城鎮化涵蓋范圍則更廣泛,而即便隻專注於農民變市民的問題,需要探討的細節已不少。他說:“一個農村人要變成城市人,除了住下來,有居所、能上學,還需文化、心理、安全、歸屬感、行為方式的改變。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市民化”進程影響城鎮化質量

中國部分學者估計,如以“市民化”的人口比例作為城鎮化標准,中國的城鎮化率可能僅約35%至40%,遠低於當局的統計。令學者擔心的是,如果市民化進程不加快,不單無法真切落實城鎮化,不同群體間的矛盾也將越來越尖銳。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受訪時就說:“市民化進程的落后,體現在農民工同工不同酬等問題上。這是一種社會歧視。農民工在城市生活卻沒有選舉權,對城市發展也沒有發言權,這是政治歧視。”另外,他說:“社會服務方面,農民工孩子不能上學也造成了留守兒童、夫妻分隔兩地等嚴峻的社會問題。這都可能造成人們心理不平衡。”

文章說,人口轉移、集中到城鎮居住是城鎮化的核心,但“如何轉移,移到哪裡”卻是問題。目前,因地區產業發展不平均等因素,中國人口過度集中在沿海一線城市,中西部大部分省市則出現空巢現象。這不利於二三線的中小型城市發展。

另外,隨著人口遷入城市,農村須相應進行轉型,必須讓農業朝先進化發展,以保障全中國13億人口的糧食供應。

作者認為,產業發展是吸引勞動力的重要因素,支撐起城鎮的發展,但中國產業發展的地域分布嚴重失衡。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總量超過50%來自東部12個省市。雖然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戰略已推行一段時日,但成效還不明顯,中西部發展依然落后。將人口分流到中小型城市,緩解一線城市壓力的工作,因此難以達成。

而人口增多將給城鎮的社會服務和管理增添壓力。要讓遷入城市的農民也能真正轉為市民,社會服務與管理的質量需要不斷提升與創新。同時,隨著人口涌入,城市的土地與資源須更好地分配規劃,確保空間布局與各項基礎設施能滿足居民需求,並且是可持續的。目前中國許多地方新城,房屋空置率很高,正是資源配置方法出了問題。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