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崛起態勢的日益顯現,周邊國家對於中國的警惕性不斷提高,加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逐步深化,中國周邊安全局勢確實不容樂觀。然而卻不能將之完全歸罪於中國外交。看待中國外交應該秉持客觀態度,應從全局的角度來審視。 |
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逐步深化,中國周邊安全局勢確實不容樂觀。
海外網(北京)3月21日電 香港中評社(評論員 彭念)今日發表社評認為,中國外交有亮點,目前的周邊安全局勢不樂觀不能完全歸罪於中國的外交政策。
文章內容部分摘編如下:
中國國內有相對一部分民眾認為中國外交乏善可陳,腰杆不直、骨頭不硬,經常處於被動受欺、退讓求和的狀態。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15日也報道稱,在新團隊接管中國外交之際,中國與多個國家的關系都出現了問題,中國外交新團隊將面臨嚴峻考驗。
筆者認為,隨著中國崛起態勢的日益顯現,周邊國家對於中國的警惕性不斷提高,加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逐步深化,中國周邊安全局勢確實不容樂觀。然而卻不能將之完全歸罪於中國外交。
當一個地區大國崛起之時,其周邊國家,不管是大國還是小國,都會產生警惕性、危機感。這種心態的產生必然會反映在其外交政策上,從而給地區崛起大國的外交帶來壓力與困境。在這種壓力與困境面前,中國奉行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該政策確實為中國周邊局勢的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一點不容否認。
但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周邊局勢發生轉變。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的崛起,尤其是軍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周邊國家對中國產生一種警惕感。加之近年來中國周邊海洋領土爭端凸顯,中國外交在海洋領土爭端中日趨強硬,使得周邊國家對於中國外交強硬深感擔憂,尤其是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的鄰國。因此,部分鄰國試圖將這種擔憂感擴散至其他國家,將其影響最大化,從整體上抵御中國崛起所帶來的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