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陳家興:“精神鈣質”不可流失

2013年04月10日08:19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摘要:在一些人眼裡,一說到信念,就是宏大敘事、唱高調,仿佛與實際毫不沾邊,全不相干。那種把信念宏大化、抽象化的做法,本身即是缺乏信念的一種表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即是信念。“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還是信念。

  徐悲鴻當年在歐洲留學時,曾被一外國人尋舋:“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他說:“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其后,徐悲鴻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對於共產黨人來說,信念是一種“精神鈣質”,是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蔡和森在獄中受盡酷刑,四肢被敵人用幾根粗大的長釘釘在牆上,胸脯被敵人用刺刀戳得稀爛,仍然堅貞不屈。彭湃雖生於富裕人家,卻當眾把自己家族的田契全部燒毀,並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不必再交租谷”后投身革命。是信念讓他們放棄了一切優裕條件乃至生命,經受住一切殘酷考驗,向著光明永生。

  有人說,現在是和平時期,沒有這般堅忍不拔的信念,一樣能把工作干得很好。但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后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並嚴肅指出,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確,在利益面前,在各種誘惑面前,在生死考驗面前,黨員、干部的價值選擇,根本取決於其“精神鈣質”的含量。

  在一些人眼裡,一說到信念,就是宏大敘事、唱高調,仿佛與實際毫不沾邊,全不相干。那種把信念宏大化、抽象化的做法,本身即是缺乏信念的一種表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即是信念。“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還是信念。即將在全黨開展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歸根到底也是要強化為民務實清廉的信念。對於黨員、干部來說,信念有豐富多彩的表達,但核心隻有人民。

  1985年,雲南保山地委建辦公大樓,第一層已經建起,這時當地昌寧縣金華鄉發生水災。楊善洲從災區回來后,命令辦公大樓在建項目馬上停工,把資金拿來救災。有人想不通,認為可以從其他地方調動資金。他說:“如果眼看著人民群眾在受苦,我們卻安逸地坐在這麼寬敞明亮的大樓裡,悠閑地辦公,你不覺得有愧嗎?”正是有民生疾苦憂於心,才有這般看似不合常理的決斷。

  這個20多年前的故事,今天猶令各級干部警醒。修建豪華樓堂館所,公款大吃大喝,乃至那些特權現象的存在,仍然在於心中缺少了一點百姓情懷,缺少了萬家憂樂在心頭的胸襟。倘若心中常以民為念,萬事以民為先,所有的決策和行動都會有鮮明的價值取向。相反,揮霍奢靡、勞民傷財、牟取私利,隻會面有得色,哪來愧意。

  1945年黨的七大的閉幕詞中,毛澤東同志這樣鼓勵全黨:“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任何時候,把人民看作心中的“上帝”,變成為之奮斗的不變信念,我們又何懼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何愁不能實現13億人民的中國夢?(陳家興)

分享到:

(責編:李文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