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葉興平:中俄均勢外交能阻止朝鮮戰爭嗎?【2】

2013年04月11日10:26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朝鮮半島是否開戰由朝鮮說了算,而戰端開啟后戰局的走勢則由美國和中俄的態度決定。中俄雙方的共同努力可能會讓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緩和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受到削弱,更不意味著美國會像20多年前的蘇聯那樣在中俄聯手20年后走向衰敗。

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

歷史的經驗顯示,由作為權宜之計的均勢外交所形成的大國之間平衡以及相應的和平狀態隻能是短暫的,一當大國之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舊的平衡即被打破而新的力量組合則可能產生。雖然這種機制不可能根除或永久制止戰爭,但是就像中美在上一世紀下半葉聯手制蘇並事實上阻止了蘇聯鋌而走險一樣,如果運用得當,它在當今國際關系中還是能夠發揮一些其他機制所不能發揮的作用的。這就是為什麼在今天當美國的勢力如日中天之際,有那麼多人希望中俄聯手制美以削弱其影響力。歷史會重演嗎?

毫無疑問,歷史從來不會簡單重復。今天的中美俄關系與當年的中美蘇關系完全不是一回事。40年前中美蘇三國相互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外經貿關系可言,可40年后這三個國家之間的關系卻不再是那麼單純,俄國不再是昔日的蘇聯,而且中俄都與美國存在較深的經貿關系,特別是中國。經濟上相互依存的意義不可低估。因為任何兩個國家發展針對另一國的特殊關系,都意味著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已經准備放棄或犧牲自己與這個國家的原本十分緊密的經貿關系。這是中俄聯手制約美國的一個幾乎無法忽略的因素。另外,中俄兩國核心關切的問題並無完全重疊,比如俄國在歐洲面臨的戰略擠壓中國難以感同身受,而中國在東亞在領土主權和國家統一問題上的困境俄國也做不到兩肋插刀。這是另一個阻礙中俄構建特殊關系的因素。

但是歷史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那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真正的較長時期無所顧忌傲視群雄。這也類似自然界一物克一物的鐵定法則。在面臨共同壓力情況下,中俄走近是必然的。至於能走多近,既取決於中俄兩國歷史、戰略文化和經濟政治關系現狀,也取決於美國戰略壓力的大小以及這種壓力態勢的變化。不過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相當長時間裡中俄不會形成中蘇曾經有過的那種正式同盟關系,多會採取比過去20年來更加緊密的戰略合作新模式,聯手應對共同挑戰。有人形容這種未來中俄聯手制美的新模式是一種“斗而不破”的模式,即中俄一方面仍然保持與美國的正常關系,但另一方面共同協作(發表聯合聲明和採取實際的行動等)反對美國的霸權政策,阻止其隨心所欲擴張勢力范圍的勢頭。

有不少朋友不相信中俄能夠聯手以及聯手做一些事情。他們的考慮是基於結盟的設想,而且這種同盟關系是不可破裂的。實際情況是,在世界歷史上,除了美英之間的同盟關系因血緣聯系而比較牢固和持久外,其他國家之間很少有所謂牢不可破的同盟關系的。國際關系中的同盟關系,變化是絕對的,而不變則是相對的。中俄之間的聯手協作更是如此。倘若能夠正視國家間合作的這種局限性,充分發揮中俄各自優勢,兩國之間的戰略協作還是有可能產生巨大功效的。中俄兩國在地理上橫跨歐亞幅員遼闊,其地緣政治優勢不言而喻。另外,它們之間存在優勢互補,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而俄國的包括戰略核武在內的軍事能力舉世公認。

在現階段,衡量中俄能走多近以及它們走近之后能夠有什麼作為的指標性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它們能否在對方核心關切問題上彼此為對方出頭,比如在亞洲,俄國是否願意在中國的南海和東海領土主權問題以及台灣問題上採取實際行動支持中國的立場。另一個是它們能否在中東、西亞和東北亞阻止針對敘利亞、伊朗和朝鮮的戰爭的發生。如果在上述這兩個方面,我們看不到積極結果,那中俄聯手實際就不存在或者其存在便無實際意義。

目前在東北亞,比領土問題更急迫的是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或許可以這樣說,朝鮮半島是否開戰由朝鮮說了算,而戰端開啟后戰局的走勢則由美國和中俄的態度決定。中俄雙方的共同努力可能會讓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緩和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受到削弱,更不意味著美國會像20多年前的蘇聯那樣在中俄聯手20年后走向衰敗。國家的興衰,內部因素是決定性的。中俄聯手的意義不在於將美國從世界霸主位置上拉下來,事實上也做不到,如果能夠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對這個世界霸主加以一定程度的約束,那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注:本文轉載自“葉興平--鳳凰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責編:鄒雅婷)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