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 正文

鄧海建:熱愛“大師”也是一種“剛需”

2013年07月24日08:12|來源:紅網|字號:

摘要:“大師”一波接一波,反思一茬接一茬。很多人還是沒有明白:熱愛“大師”,就像倉稟實而知禮節一樣,也是扎扎實實的剛需。

  “你年紀輕輕不得好死。”22日,“大師”王林電話新京報記者張寒,斥責其“收錢報道”。記者解釋是客觀報道,未收錢,也未受任何人委托,為報社所派。他截住話頭說“我告訴你,你不得好死,你們全家都不得好死”。該日,新京報刊文《隱秘“大師”王林的金錢王國》。(7月23日《新京報》)

  王林“大師”的新聞,風風火火地過了好幾季。眼下,似乎正朝著“劇終”的方向狂飆而去。因為有不少“仁人志士”,在微博上立下“生死契”,揚言坐等王大師“戳死”。從方舟子等打假斗士的邏輯看,最后的結局是不需要“劇透”的——“大師”對於採訪記者的老實與低調、哪怕是此后的歇斯底裡,就像公共事件的背景音樂一樣,已經有了鋪墊與襯托的意味。強櫓之末,“虛心”還是“心虛”?

  “王大師”究竟是不是走的“李道一路線”,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隻能說暫時有待商榷。當然,我們也不能將誠心拜見大師的馬雲、趙薇等,真當成了揭底大師的“高級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是劉志軍還是王菲,“個人愛好”,似乎也沒什麼可說的﹔但愣是利用公共話語權,對所謂“神秘現象”推波助瀾,搞仙風道骨那一套,那你就得牽出來遛遛、吹牛就得經得起噓聲。

  其實就算“王大師”倒下去,還會有千千萬萬個張大師、李大師站起來。這是因為“氣功大師”在中國一直是沒有厘清的一個歷史性症結。20世紀80年代,那時候全民氣功熱,數以十萬計的人練過五禽戲、鶴翔樁,后來是香功。短短幾年,氣功迷達到6000余萬人。一直到1994年,相關部門下達了《關於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點明要破除偽科學,氣功才“偃旗息鼓”。

  熱是不熱了,但“大師”是不會死的。一是因為中國的“氣功大師”傍著傳統文化這個最大的“大款”,還有什麼牛過傳統文化呢?你文化人好意思說自己非要和傳統文化叫板嗎?二是中國的“氣功”還生來就和中醫沾親帶故,前一陣子,不是有地方部門還搞了“打通任督二脈”培訓班嗎?再加上科學越發展,人類越認識到識見有限,“氣功”光明正大地擠進玄幻的“未知領域”,好像就更“合情合理”了。

  “大師”一波接一波,反思一茬接一茬。很多人還是沒有明白:熱愛“大師”,就像倉稟實而知禮節一樣,也是扎扎實實的剛需。

  談到中國的高等教育,誰都會痛心疾首說一句,“大學之大,非大樓,在大師”。其實不僅高校,一個社會也得有一些大師,這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吃飽喝足了,就要有價值追求。屌絲男談足球、論游戲,屌絲女議星座、說減肥,你讓明星大腕他們閑暇干嘛去呢?他們不會愁苦於樓市洶涌或孩子學區難題,他們也無須奔波於老板的臉色與官員的戾氣,價值選擇上,總要有一些打磨時間、寄托信仰的議題。

  嚴肅點說,這就是社會對大師的“剛需”。可是,今天的中國,連家庭讀書會都是個奇葩的事情,哪裡還會有什麼真正的大師呢?有的是趕場子的“大師傅”罷了。這個時候,鶴發童顏、神乎其技的大魔術師或小江湖術士就登場了,不是他們真的厲害,而是戳穿了他們——你讓咱找誰玩去?

  這時代搗鼓不出真正的大師,就別怪到處攛掇著“保你一輩子不倒”的胡言亂語。

  文/鄧海建

(責編:吳楊、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