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4日13:53|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美軍雖然偷樂了一陣,但也沒有大吹大擂。只是美國的幾家報紙輕描淡寫的提了這件事。 |
試的結果呢,中國暴露了自己的問題,那就是:戰略方針雖已確立,但軍力部署和軍事技術並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研制的新武器不多,並且還都在試驗室裡。很可能美國從此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軍隊沒什麼,說的嚇人,其實還那樣。
這一次,中國忍住了.
美國人帶著這種觀念走到了96年。在這兩年裡,美軍沒有發展或改進任何針對中國的有效有手段,但中國人卻從兩年前的羞憤中站了起來,研制成功了一大批先進武器裝備。包括中、近程地地導彈、電子戰武器、反隱形飛機武器等等。當中國軍隊在東南沿海舉行針對台灣的演習時,美國又沉不住氣了,一是怕中國真打,二是想看看中國到底拿什麼打(美國認為中國沒什麼好武器),三是嚇唬中國並安慰台灣。美國的目的在於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中國永遠放棄武力解決台灣的決心,私下裡美國早就想好了,一旦台海開戰,美國並不想出兵(正因為不想出兵,所以採取了嚇唬的辦法)。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大家也可回想一下。美國如果真的認為解放軍要借演習之名攻台,決不會隻派兩個航母編隊﹔如果真的想打,就不會躲得遠遠的,而應該在台灣海峽裡走一回﹔美軍對我實施了電子干擾,但使用的還是兩年前的老一套,這次失效了,於是美軍又找不到感覺了,還是處於心裡沒底的狀態。但是中國軍隊及時終止了演習,這是在向美國發信號:第一,這次不是真的﹔第二,我們怕你們。
這一次,中國又忍住了。
99年,中國幫助南聯盟提供情報和信息,美國人又忍受不住了。原因上面有分析。那麼中國方面呢,我想,既然能向南聯盟提供信息,必然也知道美軍將轟炸大使館。不要低估中國的信息和情報能力,大家還記得幾年前的銀河號(沒記錯的話)事件嗎(賣導彈給中東國家)?那就是中美兩國情報界的一次較量,結果是美國輸了。話說回來,既然知道美國要炸使館,為什麼不採取一定措施呢?客觀上講,使館不是軍事基地,沒有任何防護力量,也採取不了什麼措施,主觀上,那就是要弄幾枚導彈研究研究,另外還有中美關系和國內政治的需要,這我就不說了。即使是這樣,使館還是採取了一些措施,大家回想一下,大使館共有20多人,但轟炸時在使館裡的人隻有不到10人,半夜三更那些人都去哪裡了?說明已經疏散了。之所以沒有全部出去,是因為要把戲演得逼真一點,一個人都不在別人就會懷疑,並且政治效果也不明顯。幾個人的傷亡,是為了換取今后的勝利。在此,讓我們再一次為犧牲的民族英雄致敬。
轟炸大使館的結果,搞得美國政治上很被動,技術也泄露了。我們也有一些失誤,並受到一些損失。但仍然沒有採取過激的行動。這一次,中國再一次忍住了。
忍讓不是無限的。這次軍機相撞事件,還是精心策劃的。那麼究竟是中國策劃的還是美國策劃的?在此假設一下:
1。美國策劃。
美國策劃撞機事件的目的,一是為了牽制中國為武力解放台灣而進行的戰爭准備工作,二是為了試探中美武力沖突的可能性和發生的條件。眾所周知,美軍認為我對台戰爭准備已經到了實質性階段,並且不可逆轉。策劃這次事件,想把中國為解放台灣而進行的軍事准備改變為對美戰爭的准備,在美國看來,一旦中美產生摩擦,中國領導人不可能不重視對美作戰的准備,對台作戰部署和對美作戰部署顯然有很大的差別,要想轉變過來需要很長時間,這就為美台爭取了一段時間尋找對策並進行准備。中國戰機攔截,利用雙方都不敢開火的心理和偵察機比戰斗機“耐撞”的特點,在中國戰機靠近時實施電子干擾,使中國戰機失去主動權,從而由美國控制相撞的程度(目的是把中國戰機撞傷而不是撞毀)。但顯然沒有控制好,中國戰機墜毀了。
迫降的原因:
(1)自己的飛機也飛不回去了,不得不到中國機場降落。
(2)假裝飛不回去了,借迫降的名義進行更詳細的偵察。
(3)另一架中國戰機以武力威脅,俘虜了它。
2。中國策劃。
中國策劃撞機事件的目的,一是為了向美國發出警告,二是為了檢驗空軍的戰斗力,三是為了試探美國對由中國挑起的小規模軍事沖突的反應,在未來台海戰爭中若發生類似的事件可有所參考。國大陸(便於支援和迫降),能見度好(可目擊,不怕干擾),敵單機飛行(避免擴大沖突)。
可能的過程有三種:
(1)兩架戰斗機中都是有人駕駛戰斗機,都裝有抗干擾裝置(至少要有兩個雷達才能准確測試出真實的飛行軌跡,參照前文干擾原理),一架撞,一架監視,但撞擊過程沒有控制好,導致自己墜毀。
(2)兩架戰機中,有一架是新改裝的無人機,由另一架指揮。撞擊過程控制得很好。
(3)不管兩架戰機是有人還是無人,均對美機進行了干擾,致使美機迷失了方向,撞到中國戰機,產生意外墜毀﹔或者反過來,美機對我戰機實施了干擾,導致相撞過程失控,我機墜毀。
(注:本文轉載自“軍事快報--新浪博客”,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責編:吳楊、牛寧)
偵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