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8月07日07:21|來源:環球網|字號:
摘要:日本東京大學地球物理學名譽教授石井吉德表示,對於日本成為海洋資源大國的夢想可能只是一場空想,甚至可以說是政治家、官僚、企業家和學者為了自身利益導演的一出“神話”而已,並給出了三點理由。 |
環球網綜合報道 日本月刊FACTA雜志8月5日報道稱,日本近海近期因發現可燃冰及稀土泥礦等海洋資源而備受世界矚目。如果這一系列資源開發成功,日本就可能實現成為海洋資源大國的夢想。然而,日本東京大學地球物理學名譽教授石井吉德則對此表示,這一切可能只是一場空想,甚至可以說是政治家、官僚、企業家和學者為了自身利益導演的一出“神話”而已,並給出了三點理由。
石井認為,日本周圍海域有大量的可燃冰及稀土泥礦的存在是事實,但能否成為可利用的“資源”,還要看人類能否有效利用它們,不然的話,這些東西就只是單純的“物質”而已。能被有效利用要滿足3個條件,即濃縮、純度較高以及儲量較大且可被用於經濟開採。
該教授還指出,對於資源,重要的是“質”不是“量”。可燃冰並不能稱為“資源”,只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在水深500-1000米的海底斜面及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中儲量豐富,這件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探明。可燃冰隻能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存在,一旦開採就會在海洋面上擴散開來純度降低。作為資源利用度並不高。
對於此前有媒體稱“僅是日本近海的可燃冰儲量就夠日本使用100年”的報道,石井表示這完全是忽略資源質量的空談。
報道稱,在日本政府於4月討論通過的《海洋基本計劃》中,表示將官民一體推進海洋技術開發,2023年之后將推動產業商業化。對此石井指出,“無論技術如何先進,本來資源的質量是不可能提升的。可燃冰是固體,光在海底挖井是不會產生天然氣的,必須安裝水泵抽水,降低地層壓力同時,加熱使甲烷氣體氣化得到天然氣。如此費力得到的也只是打的井周圍部分的量,想要大量生產的話,必須挖更多數量的井,別忘了這是在水深500-1000米的海底作業”。
同時,對於稀土泥礦的問題,石井認為這與可燃冰情況類似,在小笠原諸島南鳥島附近發現的稀土泥礦,似乎濃度很高,但含量品位連1%都不到,也就是說在5000米以上的深海層廣闊的薄薄的堆積著,作為資源來說質量很低,商業化也只是空談。
石井還認為,造成這樣的狀況,資源學者也有責任。他解釋到,日本政客為了收買人心在選舉時許諾振興經濟,比如公眾熟知的“安倍經濟學”,而要實現經濟增長,能源和資源的大量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這樣一個“海洋資源大國”的神話,官員可以借此得到政府預算及上頭的肯定;企業可以接受公共事業的項目盈利,學者的研究經費也會增加,對他們來說隻有好事。不過,最后為這場巨大的浪費來買單的人,毫無疑問是相信神話的國民。“對我自己而言,學者應該講的是能被科學証明的事,但近年來,迎合政府的學者日益增多,簡直和曾經鼓吹‘安全神話’欺騙民眾的福島核電站核泄露事件如出一轍”,石井表示。
此外,石井還批評稱,“那些為了自身利益出賣科學家靈魂的政府學者是罪孽深重的”。據悉,自2004年日本國立大學獨立行政法人化實施以來,日本政府給予基礎研究的預算分配減少,不是短時間能出成果的項目就很難分配到預算金。因此,許多研究人員為了繼續自己的研究,向政府和企業出賣靈魂,石井認為“他們已經丟掉了作為學者的本分”。
石井吉德,195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理學部,入職帝國石油公司。1971年轉到東大工學部,1978年成為教授。1993年任東大名譽教授。1994年至1998年間,石井曾任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所長職位。目前,他以“地球資源有限,質量才是一切”為信念,從事能源低耗的推進事業。
(責編:牛寧)
海洋大國,海外輿論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