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08月23日08:1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中國和周邊鄰國的領土爭議,不是中國想要“得到”,而是不能“失去”。因為那是中國核心利益,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在日本產經新聞舉行的“亞洲未來”國際大會上發表演說,稱中國如何處理領土爭議,將影響外界對中國崛起的看法,告誡中國“你可能在釣魚島或是南海得到什麼,但是你會輸掉名譽和世界上的地位,這些都要仔細考量”。
李顯龍總理希望亞洲局勢穩定,其初衷似無可厚非。但是,這種倒果為因的言論,恕筆者不敢苟同。
必須明確,中國和周邊鄰國的領土爭議,不是中國想要“得到”,而是不能“失去”。因為那是中國核心利益,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關於釣魚島歸屬,不僅文獻累累,中國聲索主權有據可憑,而且日本相關聲明與官方文件記載均自相矛盾。例如,《我國(日本)關於尖閣諸島領有權的基本見解》稱,“自1885年以來, 日本政府通過沖繩縣當局等途徑,多次對尖閣諸島進行實地調查, 慎重確認尖閣諸島不僅為無人島, 而且沒有受到清朝統治的痕跡。”但《日本外交文書》第18卷第574頁則使這一說辭“露餡”:“該等島嶼亦接近清國國境,與先前完成踏查之大東島相比,發現其面積較小,尤其是清國亦附有島名。”釣魚島主權自古屬誰,豈非一目了然?
所謂“對中國崛起的看法”,無非就是視中國為“威脅”。在此,不必重申中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一貫主張,但看日本為何渲染“中國威脅”,就足見其用意。1989年,石原慎太郎和盛田昭夫發表《日本可以說“不”》引起美國警覺。翌年,日本防衛大學副教授村井友秀趕緊在《諸君》發表《論中國這個潛在的威脅》,試圖將美國視線引向中國。自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再度執政以來,一直緊鑼密鼓推動修憲進程,8月9日將修憲重點置於“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安倍試圖借美國重返亞太之機渲染中國威脅以完成政治夙願,突破戰后體制,這是導致局勢緊張的根本原因。
李顯龍總理指出,“歐洲已經和解,但是亞洲還沒有”。為什麼?責任並不在於中韓等國“不斷舊事重提”,而在於日本未能正視歷史。同為二戰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的表現有著天壤之別:
德國教育法規定,歷史教科書中必須包含足夠的有關納粹時期的歷史內容。但是,日本不僅沒有類似的法律規定,而且其教科書否定歷史的傾向日趨明顯。篡改侵略歷史的右翼教科書的採用率,呈逐年增多趨勢。
德國《刑法》規定:對為納粹歌功頌德者,處3到5年監禁。今年7月29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卻公然聲稱要學習納粹修憲的手法。
德國總理默克爾20日參觀納粹達豪集中營,向死難者敬獻花圈。而日本內閣多名成員卻在剛結束的8.15執意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兩相比較,答案還不清楚?在此情況下,中國反復強調“以史為鑒”,是否有錯?是否多余?
誠然,中國在處理釣魚島、南海問題等領土爭端時,要統籌大局、斗智斗勇。但正如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在訪美時所表示,“任何人不用幻想中國會拿核心利益做交易,不用低估我們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沒有一個國家會因捍衛自己的領土主權而失去榮譽。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有理有據捍衛主權的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做好溝通闡釋工作,闡明是非因果,以爭取更多理解和支持。
(馮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