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24日06:4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也不是隻要降低了就值得表揚,而要看這些開支是不是公務活動所必需的,是否提供了相應數量和水平的公共服務。 |
進入1月以來,全國28個省區市已召開“兩會”,從各地公開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財政預算報告中可以發現,今年各省份“三公”經費預算與往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下降比例最低5%,最高可達30%,還有一些地方並沒有明確指出下降比例,只是承諾將“嚴控”三公支出,“隻減不增”或保持“零增長”。
眾所周知,過去一年中央推出“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從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相當嚴苛”的公務消費文件規定,吃、住、行、游都受到限制,細化到連額外的洗漱用品都明文禁止。按此估算,各地新一年的“三公”經費會有大幅下降。然而,從各地的預算報告來看,“三公”預算降幅與公眾期待存在不小的落差,原因何在?
一種解釋是,各地用於公務接待和行政支出的經費已經沒有壓縮空間,剩下的都是公務活動所必需的,再減少就會影響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這顯然與實際情況和公眾感受不符。
當前很多地方都在宣傳,八項規定之下,公款吃喝的現象幾乎沒有了,出國考察嚴格受限了,甚至不少單位以往的福利也都取消了。然而,這種“節約”為什麼沒有體現在預算裡?這首先說明預算編制還很粗疏,並未反映地方政府全部的開支情況。可能還有大量的公務消費支出,並未寫進預算,而是通過“小金庫”或者下屬單位解決了。這樣的“節約”,當然是不好拿到明面上說的。
另外一種可能是,政府部門給自己花錢還是比較大方,預留了不小的空間。這從各地已經公開的決算報告中可以得到驗証:在厲行節約之下,去年一些地方三公經費實際支出數比預算數要少,出現了不小的結余。既然去年花不完,為什麼不直接在今年的預算中砍掉,還給自己留了一個后手?這跟年終“突擊花錢”的思路是一樣的:制定預算時寧多勿少,不花白不花﹔實在花不完的,還能算“節約”。
這裡反映出的問題,除了預算編制還不夠精細科學,未能涵蓋政府所有收支之外,還有政府公務活動並未真正實現透明。政府花了多少錢、花得是否合理,公眾還無法真正看清楚,所以隻能從高檔餐館的興衰、禮品市場的變化等表象來管窺一二。與真正的預算監督相比,這種監督太表面太外圍,遠沒有形成制度化。
這說明,建立完善公共財政和預算制度,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解決公務消費居高不下、奢侈浪費和腐敗等問題,不是簡簡單單給公眾報個比例數字就足夠的,還是需要真正的預算民主和預算監督。
當然,三公經費並非越少越好,也不是隻要降低了就值得表揚,而要看這些開支是不是公務活動所必需的,是否提供了相應數量和水平的公共服務。預算制度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把政府所有開支都納入預算,並公開接受人民及其代表的監督。公家的錢是否花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是節約了還是浪費了,最終都要由人民來評判。
(丁永勛,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聚焦·財政改革】
(責編: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