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3月18日14:43|來源:海外網|字號:
看到有人將《雪國列車》稱為反烏托邦式的科幻片,其實這樣講並不太恰當。或者說,僅是當做科幻片來看《雪國列車》,視野多少有點小了。其實這更像一部帶有宗教元素的神話,它披著科幻的外衣,講了一個與科幻完全無關的故事。
影片設置在未來,地球被冰雪覆蓋,極寒的天氣讓任何生物都無法生存。幸存者們寄居在一座永不停止的列車上,年復一年的隨列車前行。列車中實行著嚴苛的等級制度,窮人生活在末節車廂,食品與居住條件也相當惡劣。而居住在前列的富人,則過著奢華的日子。這種等級分明的設定,我們在之前很多科幻片中都見識過,包括去年上映的《極樂空間》,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將之視為反烏托邦電影的原因。不過,如果深究這部電影,你會發現階級與革命卻遠非影片真正的主題。這些烏托邦式的設定,更多是對影片核心的鋪墊。而最終,當終極BOSS艾德·哈裡斯沖著克裡斯·埃文斯拋出那套洗腦言論的時候,相信有一些觀眾也會被其說服了。
艾德·哈裡斯的理念很簡單,為了維持列車的前進,以及保護我們大多數人的生命安全,必須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去協調資源的平衡。而不引起整車人集體暴亂的另一種做法就是將人群分為窮人與富人兩類,並挑撥兩類人的關系,由他們的矛盾,去控制人口的總量,以實現資源平衡,以及列車世界的正常運轉。支撐此種想法的重要觀念就是,為了大我而犧牲小我,就像之前克裡斯·埃文斯為了抓住蒂爾達·斯文頓的角色,而放棄杰米·貝爾一樣,皆同此理。這種想法看似合理,卻隱藏著更多的恐怖與私心。由之,回顧整個雪國列車裡的情況,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集貪婪、私欲、謊言與背叛於一體的世界,人吃人,殺孕婦,殺小孩,各種虐待與揮霍,這是一個恐怖與惡的列車。無論窮人富人,都未必是我們所想象的善良人。所以,最終的結局更像是神的審判,來自上天,將人類帶出那個惡的世界,來到一個新的,充滿希望的新世界。
其實片中有很多宗教或神話的元素。好像這雪國列車,裡面有各種資源:動物、植物、魚類,這不正是一艘諾亞方舟麼,載著人類最后的希望向前。還有片中最精彩的隧道大戰,帶來希望的火種,也會讓人想起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而且,幸存者yona的名字同樣來自《聖經》,最終的結尾同樣可引申為亞當與夏娃。所以,要想理解《雪國列車》,一定要忘記科幻片,而是從神話,或宗教的角度,從更高處去看這個故事,而不該僅僅糾結於人類本身的階級等。一年正好繞行一周的雪國列車分明就是地球的隱喻,因此這也是一部人類的寓言,關於人類本身。
略有遺憾的是,這樣一部設定宏大的電影,很難用兩小時的電影交代清楚。同時,由於財力與其他方面的限制,影片在拓展這個故事的時候,多少有些捉襟見肘。很多情節,包括段落的描寫也有些浮光掠影,尤其是很多重要的情節和主題都要由角色講出來,看起來就會覺得有些悶。包括影片本該最觸目驚心的一幕,即主角打開永動機,發現孩子那一幕,據說原計劃是要用上百個孩子,那樣的視覺震撼力將何其強大。對主角,以及觀眾的影響都將是非常強烈的,這樣主角最終的轉變與選擇也會更合理。不過由於經費限制,最終隻有兩個孩子,力量也相應弱了很多。所以電影多少有些承不住這個主題,這也是很多觀眾對本片不滿的原因之一。
奉俊昊的精彩在於他出眾的導演能力,雖然從情節上有這樣或那樣不如意的地方,他卻以出色的執導能力,奉獻給觀眾很多亮眼的場景。奉俊昊的精彩在於他懂得如何如何拍好一場動作戲,出色的氛圍營造以及節奏感。比如片中最突出的那條魚,為什麼會用一條魚祭刀。可以將之理解為一種儀式,或者暗喻。不過單從觀影感受,這更重要的是一種氣氛的烘托,配合那些角色的蒙面造型,以及慢鏡頭的使用,影片增加的是神秘感,其中營造出很直觀的帥氣與恐怖感。據說韋恩斯坦當初還要刪除這段,真實愚蠢。此類動靜結合,氛圍營造的場景有很多,由之也能看出奉俊昊出色的導演水平。
其實影片真正讓人遺憾的地方倒不是劇情,而是片中缺少了奉俊昊電影最吸引人的元素,就是那些活靈活現的小人物。比如《殺人回憶》,甚至《漢江怪物》,這裡面的人物都很生活,接地氣,有種從土裡走出來的真實感,讓你覺得親切又可愛。而《雪國列車》是個架空的故事,包括演員還以老外為主,這些演員失去了奉俊昊以往電影的性格魅力。宋康昊可能還略有以往的影子,但是他這個角色太單薄了,就是一個穿插劇情的角色,發揮也非常有限。
挺可惜的。
(注:本文轉載自“桃桃林林小淘淘--新浪專欄”,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責編:牛寧)
列車 yona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