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3月26日06:54|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在荷蘭召開,來自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50多位領導人齊聚海牙,聚焦“加強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義”的主題。 |
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在荷蘭召開,來自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的50多位領導人齊聚海牙,聚焦“加強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義”的主題。
從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於1954年在前蘇聯建成算起,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已走過60年的歷程。但人類體會到原子能的巨大威力是從美國1945年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開始的。
在最初短短的十年間,人類就認識到了核能截然相反的兩大潛力:既能大規模地毀滅人類,又能史無前例地造福人類。事實也正是如此:一方面,核大國擁有的核武器足以毀滅人類許多次﹔另一方面,400多座核電站為人類提供著清潔能源。
目前,核能這把雙刃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核能既可和平利用,也可制造核武器,存在核擴散的風險﹔二是和平利用核能並非一定就是安全利用核能,存在核安全風險﹔三是嚴格控制核材料和核技術有助於加強核安全,卻存在核壟斷風險,但核材料和核技術過於分散又為核安全埋下隱患。
這種雙刃劍特性具有復雜的國際背景。
在核擴散方面,除了世界上有5個國際公認的核大國外,個別國家仍相信核武器可以帶來更多的國家安全,可以在同戰略對手博弈中佔據優勢或不被要挾,因此為獲得核威懾能力,邁過核門檻,或試圖擁有核武器,暗自發展制造核武器的技術和條件。
在核安全方面,核材料的獲得、儲存、運輸和使用以及核設施的保護等各個環節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自然和人為因素有可能造成核泄漏、核污染,恐怖分子或其他不法分子企圖染指核材料的風險現實存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資料顯示,1993年至2011年,成員國通報的有關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材料丟失或遭偷盜、非法獲取的事件達2100余起。
在核壟斷方面,由於核能技術的掌握和利用可以帶來巨大經濟利益,誰掌握了先進核能技術,誰就有可能掌握未來核產業發展的控制權,從而影響國際經濟和國際競爭。顯然,核能技術相對集中於個別國家有助於核安全,但同時一些國家擔心在核能技術和核材料上受制於人。因此如何在這方面實現平衡面臨挑戰。
核能的雙刃劍特性及其帶來的挑戰在日本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日本是世界上迄今唯一遭受過核武器轟炸的國家,目前又擁有先進的核技術。此外,在所有非核武器國中,日本是擁有?最多的國家,境內?持有量嚴重違反國際原子能機構確立的“供需平衡原則”,而且遲遲未歸還美政府冷戰時期向日方提供的300多公斤武器級?。由於日本國內一直存在有朝一日擁有核武器的思維和主張,加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境內接二連三地發生核安全事故,包括核燃料處理工廠著火造成核輻射,大地震引發核泄露,日本核材料安全和核不擴散風險問題很難讓國際社會放心。
近年來,國際社會在核安全方面做出了積極努力,出台了一系列公約等法律和規范文件,力求管理好核能這把雙刃劍,使其造福人類的同時,不傷及人類。核安全挑戰是現實的、巨大的,又同國際政治交織在一起,應對起來難度很大。三屆核安全峰會的召開反映了國際社會應對核安全問題的共同利益和願望。這是好的起點。
促進核安全的關鍵在於防患於未然。習近平主席在荷蘭核安全峰會上發言時,提出了四個“並重”原則:發展和安全並重﹔權利和義務並重﹔自主和協作並重﹔治標和治本並重。這四條原則強調在發展核能和尋求核安全過程中,要以確保安全為前提,以尊重各國利益為基礎,以互利共贏為途徑,以消除根源為目標,這體現了中方客觀理性、均衡協調、積極並進的核安全觀。
做到這四條,就能做到防患於未然,管好核能這把雙刃劍。
(賈秀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日本核問題】
(責編:宋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