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3月28日14:04|來源:海外網|字號:
莫裡哀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
莫裡哀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他同情勞動人民,筆鋒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貴族,坑蒙拐騙的僧侶,無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學的“才子”,還有靠剝削起家而力圖“風雅”的資產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貸者……他從各個側面勾畫出了剝削階級的丑惡形象。他筆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諷者的仆人、佃戶、工匠,這些人總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對方當場現形,讓剝削者在觀眾的笑聲中受到批判。1659年,莫裡哀創作《可笑的女才子》,辛辣地諷刺了資產者的附庸風雅,抨擊了貴族社會所謂“典雅”生活的腐朽無聊,因而觸怒了貴族勢力,遭到禁演。莫裡哀隨后又連續編演了《丈夫學堂》和《太太學堂》。《太太學堂》因宣揚新思想,要求沖破封建思想牢籠而被指責為“淫穢”、“詆毀宗教”,又遭到禁演。莫裡哀奮起還擊,寫了《〈太太學堂〉的批評》和《凡爾賽宮即興》兩出論戰性短劇。1664年,莫裡哀寫成杰作《偽君子》,1668年,他又創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嗇鬼》。
司湯達代表作《紅與黑》、《巴馬修道院》
司湯達被譽為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代表著作有《紅與黑》(1830年)、《巴馬修道院》(1839年)等。他以准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司湯達在《紅與黑》中表現了卓越的心理描寫的天才。他繼承了莎士比亞描繪“人的心靈的激蕩和熱情的最精細的變化”的事業,以出色的心理小說《紅與黑》開創了歐洲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學流派之之一——批判現實主義的先河。司湯達從小由於祖父的影響,接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成年以后,他閱讀了啟蒙運動思想家愛爾維修、孟德斯鳩等人的作品,鞏固了少年時代所接受的啟蒙思想的教育,同時也奠定了他反對封建專制、反對天主教會的思想。在法國與歐洲封建勢力斗爭的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司湯達勇敢地跨上了戰馬,三次隨拿破侖大軍遠征萬裡,馳騁疆場。法國王政復辟時期,他雖然離開了沸騰的法國政治生活,僑居意大利,但卻始終關注著國內的政治斗爭形勢,同時積極投入到意大利民族解放事業,並且拿起了手中的戰斗的筆,在文學創作中持續自己的政治理想,抒發了追求自由的革命之情。
![]() | ![]() |
(責編:宋勝男)
法國大革命史,習近平,浪漫主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