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3月28日14:04|來源:海外網|字號:
《紅與黑》
巴爾扎克代表作《人間喜劇》
1829年,巴爾扎克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侖,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同時也奠定了他作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的地位。巴爾扎克也是拿破侖的熱烈崇拜者。拿破侖的形象在《人間喜劇》中得到多次反映,如在《鄉村醫生》(1833)、《一樁神秘案件》(1841)、《三十歲的女人》(1831-1842)、《夏倍上校》等作品裡。同時,作者也著力描寫了和拿破侖相聯系的帝國時代軍官的形象。
在《人間喜劇》中,巴爾扎克以贊賞的心情描述共和主義的英雄人物。例如在作者筆下,《幻滅》中的米希爾·克雷斯蒂安是一個具有丹東和聖鞠斯特氣魄的政治家。他提倡歐洲聯邦制,對歐洲貴族階級威脅很大。1831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時,他和一個普通士兵一樣,在戰斗中英勇地死去。他的犧牲引起所有認識他的人們的深切哀悼,人們經常懷念他。又如《農民》(1844)中的尼茲龍,是一個農民出身的共和主義老戰士,“堅強得像鋼鐵,純潔得像黃金。”他放棄他在大革命中應得的財產,甘願過貧苦的生活,曾把獨子送到前方去參加保衛祖國的戰爭。因為他憎恨有錢的人,他特別受到農民的愛戴。
![]() | ![]() |
(責編:宋勝男)
法國大革命史,習近平,浪漫主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