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旅游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7-23 06:49:00|來源:海外網|字號:
近日,有外媒對中國債務總量增長投來憂慮的目光。根據渣打(Standard Chartered)一項新的估計,中國的總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在2014年6月底達到251%,遠高於2008年底的147%。如何認識這一現象?負債率高企是否折射出經濟隱憂?應該看到,中國經濟正經歷著特殊的結構調整時期,所以對於當前經濟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應該在結構調整這一背景下進行理解。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遭受巨大沖擊。為扭轉增速下滑過快造成的不利影響,政府及時採取拉動內需和產業振興等一攬子刺激政策,推動經濟增長迅速企穩回升。從2008年底到整個2009年和2011年初,刺激政策產生了好的效果,經濟增速最高時達到了11.9%,中國經濟率先走出危機陰影,也對世界經濟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政策,必須大量舉債籌措資金,所以這一階段中國政府債務規模隨之大幅上升。
從2011年二季度開始,經濟增速逐級回落,可以理解為進入了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這個階段,雖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的累積效應和溢出效應還在發揮作用,對經濟結構繼續產生深遠影響,也使當期宏觀政策的選擇受到掣肘,調控余地大為縮小。同時,很多城市持續出現的霧霾天氣,讓人們認識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刻不容緩。所以,2013年以來,政府啟動了一系列既有利於當前穩增長又有利於長期結構平衡的項目,如棚戶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鐵路建設等,大力扶持節能環保、信息消費等新興產業,促進內需的作用逐漸顯現。這個過程同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所以政府債務不得不繼續大幅增加。
因此,中國的總債務與GDP之比從2008年底的147%上升至2014年6月底的251%就不奇怪了,這是中國經濟在特定發展階段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所以,不必進行過度的解讀。同時,對於總債務與GDP之比到底多少是合適的,並沒有統一的答案,如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都高於中國,日本更是接近中國的兩倍。實際上,不論這一數值有多大,隻要經濟增長確保未來的償還能力,經濟體就是健康的。
目前,全球還沒有走出次貸危機的陰影,全球各國政府在次貸危機中大多採取了非常規的政策,例如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均進行了大規模擴張性貨幣政策,全球都面臨著未來去杠杆化的問題。所以,中國與歐美各國一樣,未來將致力於刺激政策的退出,同時進行去杠杆化。
巴菲特曾經開玩笑地說“在未來20年,我認為沒有什麼是比同中國打賭更愚蠢的事情了”。幾十年前,他也曾說“我認為沒有什麼是比同美國打賭更愚蠢的事情了,從1776年開始,這種打賭就沒有贏過”。去杠杆化肯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間有所反復也是正常的,不過不必懷疑方向的正確性,中國經濟的未來必將比現在更好。
(謝輝,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