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 正文

張頤武:名言的泛化,“雞湯”與“雞血”

2014-08-15 07:27:00|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在微博與微信等自媒體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各種不同風格的段子的流行。這其實有規律性,歷久彌新的名言正好適合自媒體的短小精悍的要求。此外人們生活壓力大,事情繁多,而這些段子有的是對人生的感悟,有的是反思,有的針砭時弊或發出追問,也有對糾結的寬解,對困擾的解惑。這些其實都很對當下年輕人的心思,大家不僅喜歡閱讀,還往往用轉發的方式加以傳播。這是“微文化”的一個典型表征。

社會有需求,公眾也喜聞樂見,這種現象還會持續下去。

現在也出現名言泛化現象,出現“雞湯”和“雞血”泛濫的現象。其中有兩種情況值得關注:

一是對名人名言的過度消費和利用。有些段子其實並沒有多少深刻的感悟,但由於是名人所說,也平添一些魅力。但另外一種現象更值得注意,即打著名人的旗號給人打“雞血”。有些偏激的言論或消極的表達,一旦有了名人背書,這些價值觀本來錯位、思想方法簡單的言論往往成了不易的“真理”。這些話語在特定的語境中啟人思考,但若隨意放大,片面性就凸顯出來。如“青春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這說法本來有相當的合理性,但把它極端化,變成年輕人可以莽撞,不顧具體環境做夸張離譜事情的辯護,就出現了負面含義。還有如“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當然在具體語境中有深刻哲理,但有些年輕人片面理解這個說法,把它變成自己走極端的借口。這些話語在網絡流行,某種程度上也刺激了一些“名人”,為博取更大名聲,獲得更多追捧而把話說得越來越極端,以致自己也把持不住理性態度和客觀立場,編出更多非理性文字。

二是干脆編造名言,附會給一些名人。有些段子手和營銷賬號為引人注目,投一些尚不成熟的年輕人之所好,把自己憑空編造的一些言論附會給名人。這些言論裡“雞湯”和“雞血”都有,但“雞血”更多。一些激烈的,甚至有些反社會的言論,被硬安在一些在主流社會中的活躍媒體和社會名人身上。這些言論有時一旦被附會給某個名人,就會一直發酵,即使本人辟謠否認,但互聯網傳播的彌散性使得這些話還會一再地冒出來,又被轉發和傳播。這些言論往往就是情緒宣泄,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用短小文字渲染負面情緒。

這些“雞湯”和“雞血”往往在網絡中流傳極廣。雞湯如果貨真價實,喝了起碼沒有什麼壞處。但如果是用雞精調制有時也會有害,而打“雞血”追求強刺激,就會對社會和個人則危害嚴重。

名人名言給我們正面啟悟,但盲信名人名言,被“雞湯”和“雞血”牽著走,決非好事。如何理解名人名言,還需從生活實際出發,有更多理性判斷和明智選擇。▲(作者是北京大學教授)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雞血,雞湯,名人,真理,段子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吉林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咨詢|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