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6 06:46: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8月16日電 據中評社編譯,中國華北地區正經歷嚴重乾旱。據官方媒體報道,河南省因乾旱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近73億元人民幣,農業損失佔全部損失的97%。河南是中國糧食主產地之一。鄰近的河北省也面臨旱災,部分地區的降水量不到年均降水量的50%。與此同時,遼寧省正經歷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
日本《外交學者》8月14日載文《氣候變化影響中國》,文章說,在華北省份旱情嚴重的同時,洪水在華南肆虐。在西南地區,7月暴雨引發的洪水造成至少34人死亡,損失達52.1億元人民幣。7月中旬,40年來登陸中國的最強台風“威馬遜”帶來了更多降雨和洪水。最近,強降雨加大了雲南震后重建工作的難度。就在幾天前,至少12人在貴州省洪災中喪生。
北方乾旱和南方洪水也許並不是巧合,而是全球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未來趨勢的一部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年發布的第四份評估報告預測,中國西部和南部地區的極端降雨會增加,而北部地區的降雨會減少。降雨情況的變化只是氣候變化對中國所構成挑戰的一小部分。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2013年發布的第五份報告預測,氣候變化可能對中國(以及整個亞洲)的水資源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自然災害可能更加頻繁。供水受到黃河和長江源頭冰川融化的威脅。隨著用水量持續上升,供水日益緊張,缺水成為一個現實的可能性。水荒自然會影響農業,到本世紀20年代就可能出現農業缺水局面。隨著溫度變化造成糧食減產,糧食安全將面臨進一步的威脅,盡管實際上中國部分地區也許能實現糧食增產。
此外,該委員會警告說,洪水將繼續危害中國,受影響的不僅是農村,廣東、上海、天津和香港等大城市也可能面臨沿海洪災的侵襲。該委員會預測,乾旱每年對東北地區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1億到17億美元之間,華北地區每年的旱災損失約為9億美元。
中國深刻認識到了氣候變化所造成的麻煩。中國2012年發布的氣候變化白皮書一開頭就指出,“中國是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最為脆弱的國家之一”。
2014年7月8日,洛陽市區附近伊河河道內干涸龜裂的河床,今年入夏以來,河南省持續少雨,加上持續高溫,水源出現嚴重不足,致使中西部地區發生了嚴重干旱災害。截至8月5日17時統計,河南省因干旱造成受災人口1426.28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93.49萬人,其中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88.68萬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0.09億元,其中農業損失33.77億元。
盡管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中國(和世界大多數國家一樣)很難找到解決方案。當然,這種威脅使北京減少排放和探索清潔能源的工作顯得更加緊迫。然而,即使大幅減少排放也無法避免歷史排放所造成的破壞——全球氣候變化模式將繼續受到歷史排放的影響。2013年底,發改委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2013年度報告,並警告說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准備不足。路透社援引該報告稱,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
中國本已嚴重的環境問題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評估報告指出,氣候的影響並非存在於真空中,氣候變化使“快速城市化、工業化和經濟發展所造成的多重壓力”更加突出。中國無疑有這些“壓力”,如今又面臨挽回損失和減輕未來威脅的雙重挑戰,任重道遠。
洪水,壓力,聯合國,氣候變化影響中國,外交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