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港台腔>> 正文

【港台腔】香港學生為何甘願給“佔中”當“炮灰”

2014-08-26 06:53: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許多同學都不認同學聯的觀點,卻因為怕被孤立而被迫去參加,並非真正為民主而發聲。”

  香港學聯上周表示,9月初將發起香港大中院校罷課一周,以支持“佔中”行動。

  在香港最近的政治爭議中,經常能看到學生的身影。之前,學民思潮和學聯已經預演了一次“佔中”。更早些時候,甚至有些未成年的初中生暴力沖擊立法會,身上還帶了管制刀具,最后被警察逮捕。

  在150萬個反“佔中”簽名和中央“特區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的表態下,“佔中”組織者這兩天有點心慌慌。這時,香港學聯又對他們伸出了“援手”,給他們漆黑的夜路增添一聲打氣壯膽的口哨。

  “佔中”是違法的,這點連“佔中”發起人都不得不承認。學生如果去“佔中”,可能會留下案底,這在香港是很嚴重的事,很多工作將對他們關上大門,前途將從此一片灰暗。然則,為什麼學生們甘當“炮灰”?

  原因很多。一是從年輕人性格特點來說,他們的熱血容易被反對派“真普選”、“國際標准”的鬼話點燃,自以為在為民主事業奮斗獻身﹔二是,引用某香港市民受訪時評價學生的話說,學生中有一些“廢腦”,連政改是怎麼回事都沒搞清,連英美日德等發達國家沒一個用反對派主張的“公民提名”來選領導人都不知道,就放下學業來抗議。

  當然,腦殘粉肯定不是主流,還是有許多學生反對“佔中”。8·17大游行裡就有不少學生組織,一位學生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得好:我們要溝通不要對抗,學生應該有獨立思維,不要人雲亦雲。可惜的是,這種聲音在學生圈不算響亮,很多人可以想,卻不可以說,因為在激進學生組織的打壓之下,主張理性溝通或為政府說話,就立馬“不是香港人”,就成了“五毛”。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阿強(化名)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說,他因為反對“佔中”,就被同學叫做“大中華膠”、“左膠”、“五毛黨”,后來他不敢再說這話題,卻依舊被疏遠。中大教授助理陳天虹說,校園的氣氛確實和以前不同,缺乏自由討論氣氛,“我和一些中大或其他大學的博士生在Facebook上溝通,我反對他們的政見,他們就罵我是‘左膠’,罵我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光沉默還不行,城市大學的四年級學生阿Kel駱說,系會經常call人參加反政府示威游行,他一次也沒去,所以被孤立,“許多同學都不認同學聯的觀點,卻因為怕被孤立而被迫去參加,並非真正為民主而發聲。”

  學聯為什麼這麼牛,可以讓反對者都不敢說話?答案是,他們有錢有勢,還有后台。香港學聯是激進反對派,本身是港英時代用以控制大學生的工具,不但從法律上規定了學聯與各院校的關系,也保証其有充足資金策劃各類行動。用香港媒體的話說,學聯在香港八大院校“隻手遮天”,連各校校長都怕它三分。

  再往深了挖,學聯的能量還來自國外。因為學生關心社會事務,容易接納反政府甚至反共的言論,成為反政府運動的“先鋒”,所以最受外國顛覆勢力的喜愛。香港中文大學鄭赤琰指出:“從50年代至今,美國政府一直有透過中央情報局控制其他國家的大學生組織,唆使大學生發動罷工、罷課,進行反政府運動,繼而顛覆其他國家政權、或干預別國內政,當中有公開解密文件証明的就有伊朗、剛果、巴基斯坦和智利。”

  學聯付薪水,解決工作,在裡面打工的人是既得利益者。但是,被學聯操控的學生,卻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香港深以言論自由為傲,香港的下一代,卻被某些激進組織和民粹思想綁架,不敢表達理性的觀點。

  香港政改爭議,反對派打的是民主旗號。而民主最核心的原則之一,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具體而言,反對派可以不同意基本法和中央的觀點,也有說出來的權力﹔但若用違法的手段來表達,就不再是民主,而是暴民政治。同樣的,學生如果把不同政見者當作異端,連話都不讓別人說,這追求的是哪門子民主?奉勸被熱血沖昏頭腦的學生們,如果你沒領學聯的薪水,請冷靜想一想,這麼做該是不該?要不要繼續助紂為虐,還是繼續當“炮灰”往前沖?(文/黑白自在)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