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 正文

"粉絲文化":"粉絲"本身不會削弱藝術

2014-08-27 10:46:00|來源:海外網|字號:

【編者薦語  在今天,“粉絲營銷”使一些電影大熱,“粉絲”的種種話語、行為也使一些新聞事件被推上風口浪尖。可以說,“粉絲文化”已經滲透在了各種文化活動中,而在這種情境下,大眾輿論對於“粉絲”似乎更多的是負面的評價。】

那麼,究竟為何會產生當代的這種“粉絲”現象呢?“粉絲”又該怎樣與文化活動產生良性的互動呢?與其一味地批判“粉絲文化”,不如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此篇文章或將帶領您正視“粉絲文化”。

“靠‘粉絲’炒作的電影還算電影嗎”?針對當下電影產業體系中,依賴於所謂“粉絲營銷”來提高電影票房的做法,有人產生了這樣的疑惑。近日來的幾起新聞事件,讓原本就頗受爭議的“粉絲”、“粉絲文化”等相關詞匯的負面含義更為凸顯。當某些“粉絲”喊出“XXX,即使你吸毒我也愛你”的口號時,輿論對於“粉絲文化”的擔心與誤解的程度也隨之加深。

這種憂慮可以理解,但不必就此夸大“粉絲”的危害性。任何讓人著迷的愛好都需要引導。對“粉絲”這個詞本身懷有偏見的人必須了解,幾乎所有人都曾經歷過類似“粉絲”的情感體驗,這個情形甚至古已有之。一些西方歷史學家把“粉絲文化”的起源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對於歌劇演員的追星崇拜,而在中國明清王朝,專門看戲追星的王公貴族和文人墨客也不在少數。再遙遠點說,西方中世紀的人們將某位國王或神父推崇為“聖徒”,其“追星”的性質雖與后來的娛樂追星大不相同,但人們都希望把一種完美的印象集中賦予某個標志性的偶像,這不僅出於崇拜,更是為了在給偶像點贊的同時,點亮自己的希望。立足於一個日新月異的傳媒時代,這種願望的表達更加強烈,而承載這種願望的載體,從虛幻的小說人物、英雄人物、戲劇人物到表演者本身,時有變遷。與其簡單地拒絕這種“世俗”的變化,不如試著去理解這種變化背后所體現的人們的情感需求,因為,即使是拒絕成為“粉絲”的人,往往也有著與之類似的希冀和訴求。

成為某個主題或人物的“粉絲”,這是出於青年人情感宣泄和壓力釋放的需要,是情感表達和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更是一種自我認同和價值實現的重要方式。世界很大、理想很多、欲望很雜、個人很渺小。今天的社會廣泛提供人人平等的機會,所以,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可以接近、可以模仿,甚至可以在其身上看到自己的這樣一種新型偶像。他們在偶像身上寄托自己的願望,從同為“粉絲”的人身上,看到自身思維和行動的影響。譬如在一場電視選秀節目中,每位粉絲都能以投票的方式,以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偶像的命運,突破了傳統評價體系的局限性。“粉絲文化”,讓群眾的立場在新傳媒時代變得更加積極且可以辨析﹔讓原本地位懸殊的權威與公眾、專家與百姓、台上與台下之間,有了積極對話的可能性﹔讓每個彼此分隔倍感孤獨的個體,擁有一個難得的傾訴平台。如果今天的都市文化還沒有找到一種讓人們相互接近得更完美的方案,那麼,人們就不該以鄙視的目光看待“粉絲文化”,簡單地認為“粉絲”呈現的只是素養低下、“不上檔次”的一種表現。

理解了“粉絲”產生背后的這些當代文化情境,我們的批評或點贊才可以少些盲目。從積極的一面看,“粉絲”現象,其實只是越來越開放的、媒介信息多樣化的世界巨潮中的一朵浪花。今天人們過分地把目光集中在了幾部電影的“粉絲”身上,更因為個別電影個別影星制作人自身的問題,而對“粉絲”這個詞懷有偏見﹔其實,在網絡微博上,不是隻有被專家鄙薄的那種“低俗電影”才擁有粉絲,哪怕最高雅的文藝作品和藝術創作人,今天也可能擁有成千上萬的“粉絲”。成為粉絲的行為本身無所謂格調高下,它只是一種特定的、當代人表達熱情的方式罷了。

從另外一面來看,今天的文化互動,在“拉近距離”的同時,難免伴隨而來的是“標准混亂”。“粉絲”本身不會削弱藝術,但隻考慮“粉絲”的藝術作品卻可能是有害的。今天的“粉絲”們之所以成為“粉絲”,是在尋找某種可以追隨的夢想和自己的方向,而壞的文藝,連自己都沒有方向,反倒一味迎合“粉絲”,其結果,隻能是相互誤導。在粉絲文化的初期,“粉絲”們是一些給點甜頭就歡呼雀躍而盲從的孩子,但隨著文化的發展和那個人群的成熟,他們會期待更好的文藝,會主動和盲從的“腦殘粉”劃清界限,會很熱烈地探討某個電影、某個演員,但同時小心翼翼地把他們對電影的感覺、對那個演員的感覺,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感覺區分開來。作為新事物,“粉絲文化”還在積極地發展和進化。好的文藝,會在加強文化互動的同時錘煉自身的品性,積極地建設健康向上的“粉絲”圈子﹔而壞的文藝,才是一味透支和寵慣自己的“粉絲”資源,結果卻極大束縛了自己的發展空間,當它的“粉絲”逐漸成熟,那時候歡聲遠去,涂抹不掉的只是從一開始就存在的罵名。

“心要讓你聽見,愛要讓你看見”,在一切追求可視可聽、文化強調互動的年代,我們應以積極直面的態度來看待“粉絲”現象,對於“粉絲”的熱情,給予恰當的理解、引導和關懷,做到這些,不能僅依靠個體自省,還要靠社會文化機制的優良化發展。我們要去發掘“粉絲文化”背后文化失衡的問題及媒介應起到的精神導向作用。一個一味鄙薄年輕人無知和“粉絲文化”淺薄的所謂專家,其危害或許要比一群“腦殘粉”更大,因為他在誤導公眾的同時,也辜負了自己的文化責任。

文章來源:天津日報

(責編:夏麗娟、王書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