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 正文

新華網評:別讓“消費主義”之風盛行

2014-08-27 14:05:00|來源:新華網|字號:

許博淵

消費主義是指那種不是為了滿足實際需要,而是為了內心的愉悅而消費。它產生於資本主義初期,“消費”這個詞當年就包含著揮霍的意思。那時候隻有少數貴族和新生的資產階級奉行消費主義,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還非常有限。一旦它在全社會蔓延開來,情況就很不妙,尤其是像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試想,如果13億人都奉行起消費主義,那將會是怎樣的結果?我想一定會是一場災難。

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強調惜物。古時候有一句話家喻戶曉:“一粟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還有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惜物觀深入人心,“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幾乎成了常識和共識,而暴殄天物則被普遍認為不詳。

我對一件小事記憶猶新。70年代后期,我的老母親曾來北京小住。那時候物質匱乏,價錢也很便宜。有一天,我發現前兩天買來的一個白蘿卜干癟而且糠了,就順手扔到簸箕裡,准備倒掉。我母親看見后撿了起來,洗干淨,切成小截,用鹽腌好。我說:“都糠了,扔了算了,才幾分錢。”不料母親說:“你們嘛,說才幾分錢﹔我們呢,說一個蘿卜種這麼大不容易。”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我吃著母親腌制的蘿卜,說果然不錯,母親非常高興。我由此發現,我國歷史上惜物觀一定來自勞動階層,然后被有責任感的讀書人拿去,並加以總結,用來教育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紈?子弟。

有趣的是,在消費主義的誕生地出現了消歇之勢。我曾經在澳大利亞工作和生活過四五年,我發現,那裡的婦女喜歡在跳蚤市場買舊衣服。我們總認為舊衣服可能不干淨,穿了之后被人笑話,說你窮兮兮的,買不起名牌,也不至於買舊衣服呀!但是那裡的人絲毫沒有這樣的顧慮,買的人並非完全為了省錢,賣的人也並非完全為了掙錢。無論是跳蚤市場還是車庫市場,東西都很便宜,北京人的說法是“給錢就賣”。他們覺得,一件東西自己不要了,扔了可惜,不如讓給喜歡它、需要它的人,讓它充分發揮作用。這也是惜物,和我們老祖宗的觀念是一致的。

在我們這裡,有些人的錢袋子已經鼓了起來,消費主義也開始暢行無阻。據說有的年輕女子,心情一不好就上街買東西,買了一大堆衣服抱回家,心情就會愉快起了,過些天又一件一件地扔。至於制造這些衣服要消耗多少資源和能源,地球資源庫能否承受,空氣中PM2.5增加多少,那不是她們考慮的問題。當然,每當霧霾天氣,她們會高價買口罩戴上,同時不忘咒罵。

我一向認為,消費觀常常暴露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越是大家,越是簡朴,是暴發戶們所無法理解的。最近讀到一篇說齊白石的文章,說他什麼都舍不得扔,買東西回來,包鞋子的紙、包書的紙、包糖的紙,都舍不得扔掉,留著起畫稿用﹔客人送來鹵肉,那包肉的大白菜葉子他會抖干淨,讓家人切切,碼上鹽,他吃得很開心。人人都說齊白石小氣,隻有他的女弟子趙清閣了解他,說那不是小氣,而是惜物。她說她多次看見老先生送人畫,分文不取,有時候收一點紙張費。

還有近年來大名鼎鼎的張中行,有文章說他家客廳裡一把藤椅已經用了60多年,還舍不得扔掉,綁綁扎扎,繼續用著。他老先生出了這麼多書,版稅不少,難道還買不起一把新藤椅?他這是惜物。他有很高的精神境界,又有充分的自信,不屑於學什麼消費主義。

如今,黨中央提倡節約,我們不妨向這些大家學學。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消費主義,消費,物觀,藤椅,齊白石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