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周永鋒:積極推進“三農”金融服務創新

2014-08-27 14:43:04|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伴隨農業市場化、現代化步伐加快,“三農”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近年來,我國農村傳統金融服務機構作用有所增強,村鎮銀行、小貸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蓬勃發展,“三農”的金融服務需求得到部分滿足。但受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三農”金融服務還很不足,主要表現在:金融服務供給相對單一,無法滿足“三農”的多樣化需求﹔“三農”資金流失嚴重,大量資金流向城市和非農產業﹔由於涉農金融信貸風險較高,相關金融機構資產質量較差,缺乏持續經營能力。解決“三農”金融服務中存在的問題,要求積極推進“三農”金融服務模式創新。

  創新金融產品和技術。目前,針對“三農”的金融服務仍以貸款服務為主,但鄉鎮企業的持續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的迅速發展需要金融機構針對“三農”開發更多金融產品,不僅滿足“三農”主體的一般性金融需求,而且滿足其對於醫療、養老、子女教育等家庭保障性金融產品和投資理財產品的需求。同時,應注重加強“三農”金融服務的技術創新,因為金融產品研發離不開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的支撐,技術創新是金融產品創新的有力保障。

  創新金融電子化服務模式。我國農村地域廣闊,農民居住較為分散。近年來我國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大為改善,為進行“三農”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提供了條件。以自動取款機、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以及短信通等為載體和渠道進行服務機制和手段創新,可以部分解決實體網點不足造成的金融服務缺失問題,並降低涉農金融機構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建立融資擔保體系。缺乏充足有效的貸款抵押物以及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滯后,對“三農”獲得貸款構成了嚴重制約。金融機構可以聯合政府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建立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和商業擔保多重模式相結合的信用擔保體系,開發農戶聯保,將“三農”的個體信用轉變為聯合信用,提高“三農”金融服務中信貸擔保的信用等級,有效緩解“三農”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改善涉農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增強其投放涉農信貸的可持續性。

  發展農業保險事業。我國每年農業受災比例大約在40%以上,比發達國家高10%—20%。但目前我國農業風險經濟補償機制還不健全,農業保險與農村金融未能形成風險利益共同體,從而造成農業保險供給萎縮,加大農村金融機構的潛在風險,影響“三農”信貸投入。應加強金融保險服務研究,建立健全農業再保險體系,逐步形成農業風險轉移分擔機制,提高“三農”金融抗風險能力。可以由政府牽頭並提供補貼,聯合商業保險公司、涉農龍頭企業等,成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在保費分擔、險種設置上充分考慮不同地區對農業保險的差異性需求。鼓勵農業保險公司多樣化經營,努力拓展農村地區商業性保險業務,減輕財政負擔。

  改善“三農”金融生態環境。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金融市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應從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和市場環境等方面,加強“三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農戶信用檔案,提升涉農金融機構風險防范及風險管理能力。加快農村征信體系建設,加強宣傳教育,增強農民信用意識,實現涉農金融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三農 金融產品 金融服務創新 金融可持續發展 金融交易 金融保險 服務模式 金融電子化 涉農 服務效率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媒體:中央巡視與專項追逃內外聯動反腐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最美中國名校“校花”巡禮—北京篇(高清)

閻錫山在山西的最后時光(組圖)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