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2 08:29:22|來源:中國台灣網|字號:
助力不在兩岸
《貨貿協議》將牽扯到數千項商品的免稅或降稅,對台灣產業的影響不會比《服貿協議》小。如果將《服貿協議》受阻歸因於當局和民眾溝通不暢,那麼加強溝通就可以完全消除台灣社會對《貨貿協議》的疑慮嗎?恐怕也不盡然。兼之大選將近,部分人在政治目的驅動下,必然企圖操弄民意,蠱惑受損行業民眾,其負面影響不可小覷。
第四,《貨貿協議》的助力不在兩岸,而在外部。在目前來看,兩岸雙方推動貨貿談判難有大的舉措。從大陸來說,已經是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有限,還是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不可能一味地在雙邊貿易談判中讓利。
而台灣一方,馬當局在復雜的政治形勢面前也沒有多少騰挪的空間。日前“經濟部長”杜紫軍提出,計劃明年上半年前完成談判,他作出這一表態的直接原因,就是預計在年底前簽署的中韓FTA。
2010年兩岸簽署ECFA曾使韓國憂心忡忡,但4年后兩岸《服貿》、《貨貿協議》依然原地踏步,韓國卻后來居上。韓國跟台灣產業結構相似,汽車、化工、工具機等產品競爭度非常高。韓國的這些產品優先進入大陸市場,將對台灣相關產品構成巨大沖擊。此外,台方認為,與大陸建立良好經貿關系,台灣才有機會和其他國簽署更多經貿協議,才能進一步拓展國際經貿網絡,這也是台灣推動《貨貿協議》的外部動力所在。(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
貨貿協議,台灣產業,台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