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6 11:38:06|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相繼實施沿海、沿江、沿邊開放政策,逐漸形成“陸海統籌、東西兩向”的全面開放格局。沿邊地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沿邊開放是我國全面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沿邊開放已經全面展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和加強,整體上呈現全方位、多層次的新格局,促進了沿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但是,受沿邊地區經濟發展落后、產業支撐不足、周邊國際政治環境復雜等因素的影響,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沿邊開放的整體水平還不高,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強西弱、海強邊弱”的局面。沿邊地區迫切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作出了全面戰略部署,明確要求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從國內看,擴大沿邊開放有利於沿邊地區加快經濟發展、實現繁榮穩定,有利於優化產業布局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利於興邊富民、保障民族團結和國防安全,有利於保証我國資源能源供應﹔從國際看,擴大沿邊開放有利於應對國際經濟形勢新變化,有利於鞏固互利互惠的對外經濟關系、營造和諧穩定的周邊國際環境,有利於我國參與全球經濟利益重組、增強區域經濟合作話語權。因此,必須全面推進沿邊開放,打造沿邊開放升級版。當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加快國際經貿大通道建設,加大沿邊地區基礎設施投資。以編制我國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規劃為契機,加快推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大通道建設。組建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為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供融資便利。加大邊境城鎮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推進重點邊境城鎮和口岸建設,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促進沿邊地區可持續發展。
提升沿邊地區對外經濟合作水平,增強區域合作的產業支撐。推動邊境貿易區向經濟合作區轉化升級,擴大已有經濟合作區規模。加快同周邊區域建設自由貿易區進程。整合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大力培育外向型產業,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提高產業吸引力和競爭力,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
加強與內陸、沿海地區的經濟互動,為沿邊開放提供持續動力。充分發揮沿邊地區的地緣優勢,引領輻射內陸地區對外物流通道和通關渠道建設。建設連接沿邊與內陸、沿海地區的對外經濟走廊,充實沿邊開放的產業支撐和動力來源。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境內節點和通道建設,推動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網絡。
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優先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以制定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規劃為契機,鼓勵沿邊地區發揮先行先試的優勢。將沿邊地區開放與開發相結合,以開發促進開放,以開放帶動開發。創新沿邊開放管理模式,推進雙邊或多邊貿易投資便利化,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培育開放文化,營造有利於開發開放的社會環境。
增強與周邊國家的政治互信,創造和諧穩定的周邊環境。貫徹落實“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主張,主動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帶動周邊國家共同發展。促使各國通過政治磋商等途徑合理管控分歧,增強政治安全互信,提升區域經濟合作制度化水平。積極拓展與周邊國家的公共外交、民間外交,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營造良好開放氛圍。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沿邊開放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升級版 開放戰略 開放文化 富鄰 互聯互通 周邊國家 政治互信 區域經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