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7 09:52:54|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河南信陽有一處寶貴的紅色資源——王大灣會議會址。1947年秋,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剛到這裡時,水土不服、地形不熟、給養不足,在數十萬敵兵壓境的生死關頭,劉鄧首長召開了王大灣會議,沒有談戰術制敵,而是講軍隊紀律。會后,部隊很快贏得民心,變被動為主動,在大別山站穩了腳跟。
解讀王大灣會議,核心就是“紀律”兩個字。
李德生在其“征程憶懷”(《李德生征程憶懷》)裡,講到過一個劉鄧大軍的小故事:一天夜裡下著大雨,有一個班的戰士來到老鄉家門口,沒叫開門,全班就在屋檐下過夜,戰士們渾身淋濕,冷得發抖,但沒有人違反紀律,到天亮也沒有進屋。這個小故事說明,隻有把紀律的原則性規定,當成時刻對照檢查自己行為的標准,才能變紀律為自律,讓紀律不僅被遵守而且被尊重。
紀律為何能成為每個戰士行為的自覺遵循?正是因為,紀律在執行中成為了不可觸碰的紅線。劉鄧規定:不准強迫老百姓當向導,不准向老百姓要東西,不准打罵群眾。司令部警衛團一名副連長就因為從一個店鋪拿走了商人的花布和粉條,被公開槍斃。在戰爭年代,這種近乎嚴酷的做法,反映的卻是不變的道理:隻有嚴格執行,紀律才有意義。
紀律嚴,因而作風正,最終的結果是得民心——這正是劉鄧大軍能在大別山區站住腳的根基。從給部隊帶路,到偵察敵情、提供軍糧,甚至是縫制衣服……隻要你把群眾當親人,群眾也會把你當親人,這樣的部隊,怎麼可能會吃敗仗?
憶往思來。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競發,同樣是一次偉大的進軍。億萬人民的支持與參與,是改革在風高浪急中駛向夢想彼岸的保証。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中國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離開了群眾這片最肥沃的土壤,離開了基層這片最堅實的地基,改革發展就會失去動力。
如果說“打江山”“鬧革命”的老一輩與平民大眾“天生就是一家人”,那麼不少出生於和平年代的黨員干部則對魚水關系少了些切身體會。一些官員“你代表黨還是代表人民”的雷人雷語,“不信馬列搞迷信,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價值扭曲,用官話套話回應百姓冷暖的冷漠無情,都催人反思:當聯系群眾不再是內心律令,我們如何重塑血肉之情、魚水之誼?
答案就在嚴明紀律,用他律喚醒自律,用紀律塑造認同。從這個角度看,“王大灣精神”無疑有著更強的現實意義。今天,我們同樣需要通過強化紀律來改進黨員干部作風,鞏固執政基礎,塑造良好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政治紀律、組織紀律,歸根結底就是要通過嚴明紀律,正黨風轉作風,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隻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民意基礎,傳好交到我們手裡的歷史接力棒。
在大別山,部隊每次出發前,鄧小平一定要派人問一問,司令部借住的農舍“門上好沒有,水缸挑滿沒有,稻草捆好沒有”。今天,偉大征程仍在繼續,作風建設仍在路上,正風肅紀,以紀律贏得民心,這正是王大灣會議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紀律 王大灣 人民論壇 會議會址 部隊 李德生征程憶懷 黨員干部 司令部 挺進大別山 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