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06:51: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動輒就拿國民素質作為批判的靶子,早已成了一部分人的慣性做法,由來已久,近乎?症。且每隔一陣子,就會利用某些新近的事件為誘因,釋放出來。將其視為“妖魔化”,可能說得有些過重,但這樣的指責之不切實際,則是顯而易見的。 |
(iPhone6(右)與iPhone5s對比圖)
9月19日iPhone6全球首發,此后全球“果粉”再度打響“搶購大戰”。而暫時無貨的中國內地“果粉”們不得不遠赴澳洲徹夜排隊,且據圖片顯示,枯坐無趣的中國“果粉”們居然打起了麻將﹔另一方面美國等地的“黃牛黨”也行動了起來,一名墨西哥裔的“黃牛”據說已經排隊14天,當被問及“下家”時,“黃牛”用流利地中文說道:“土豪,中國土豪”。
無處不在的“中國土豪”在全世界亮瞎了一片眼睛的同時,也招致眾多指責。近期,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陸續出現不少批評中國人到處搶購、素質差的說法,甚至有人將這種群起購機與國內的送禮文化相聯系,認為很多中國人購買iPhone6就是為了送禮。結合此前“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等新聞,iPhone6的此番首發,似乎再一次見証了中國人的豪奢與虛浮。其實,這樣的說法未免過頭,根本站不住腳。而且動輒就將搶購iPhone6與國人素質扯在一起,更是一種先入之見,經不起推敲。
首先,搶購雲雲,要義並不在“搶”,而仍然在於“購”,既然是“購”,那就是正當的交易,與素質並無關聯。任何一樁買賣,自己願意,對方樂意,且合法合規,別人就沒有理由說三道四。何況,“搶購”行為之所以發生,本身還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比如,營銷上的“飢餓”策略,以及對消費者熱情的低估等等。
其次,不少中國人鐘情於iPhone6,也透露出了某種純屬商品本身的意味,而這恰恰關系到產品特性、用戶體驗等等。在移動互聯如火如荼,且又缺乏替代品的情況下,這樣的追捧並不值得上綱上線。市場的魅力,很多時候正在於這種選擇的自由。豈能習慣性地動輒以九斤老太的口吻抱怨“人心不古”?
再者,中國人的面孔頻頻出現在長長的待購隊伍中,其實也與中國目前經濟實力增強有關。此前,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日的報道就曾指出,iPhone6無法在中國內地發售,將進一步刺激中國市場對蘋果產品的需求,“特別是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正空前增強的情況下”。
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國人搶購潮中的某些時尚,甚至是炫耀的意味。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人,這一階段民眾的消費心理,除了實用性之外,往往也帶有一定意義的炫耀性。法國路透社21日文章稱,在中國,iPhone6“成為財富和時尚的代名詞”。但是即便如此,似乎也無可厚非,國人大可以平常心待之。
實際上,動輒就拿國民素質作為批判的靶子,甚至無限放大搶購現象的內涵外延,早已成了一部分人的慣性做法,由來已久,近乎?症。且每隔一陣子,就會利用某些新近的事件為誘因,釋放出來。將其視為“妖魔化”,可能說得有些過重,但這樣的指責之不切實際,則是顯而易見的。
讓市場行為歸位市場,應該成為一種常識。除非發現市場行為中的不法行為,否則,一掃就是一大片,一罵就直指國人素質,這不是預設罪名是什麼?若能撇下種種高論,靜觀iPhone6發售的種種細節,則徹夜排隊、打麻將等待、火爆搶購等等,未嘗不是趣聞。
(胡印斌,媒體人,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iPhone6 果粉 搶購 國人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