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網友來論>> 正文

“衣冠不整禁乘地鐵”需要信息的對稱

2014-10-14 08:58: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沈陽地鐵乘客須知》最新補充規定:衣冠不整、醉酒等不文明行為者不得進站乘車。有網友質疑新規有歧視弱勢群體嫌疑。相關人士解釋,此規定中的衣冠不整者,主要指被乘客廣泛反映的在地鐵中乞討的人群,並不包括因為其工作等原因造成衣物有污跡的人。(10月13日 《北京晨報》)

“衣冠不整者”不得進站乘車,此般規定很容易被公眾誤讀。以往這樣的告示,往往出現在高檔酒店中,也引起了部分消費者的反感。酒店沒有遴選消費者的權利,如果要創造一種文明有序的良好消費環境,酒店也隻能保留選擇顧客的權利。不過酒店和地鐵站又有所不同,后者作為具有城市交通公益屬性的主體,把“衣冠不整”者拒之門外,是否有權利濫用的嫌疑?

把禁止“衣冠不整者”的乘坐地鐵,沈陽並非是先行者。北京和廣州都有這方面的地鐵乘坐規定。而2009年《廣州市地鐵乘坐守則(征求意見稿)》在市建委網站上征求意見時,刪除了衣冠不整者不得乘車的條款。之所以如此,恐怕因為這條規定很難像攜帶危險品那樣,具有絕對的執法邊界。面對那些打著赤膊的乘坐者,地鐵工作人員大都隻能進行勸導,而不太可能將對方阻攔在進站口。

“衣冠不整禁乘地鐵”本身是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衣冠不整”缺乏法律條款的明確規定。到底什麼樣穿著算是不整齊,譬如大熱天穿拖鞋和背心短褲的人,他們就處於見仁見智的邊緣群體。很多人由於職業和身份的原因,也不可能穿著西裝筆挺的乘坐交通工具。所以最終隻能看工作人員自己的眼光角度和喜愛偏好來評判。

對乘客的衣著要求,建議用禮儀的方式進行信息推廣,而且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整個社會的輿論氛圍和少年教育。通過信息的對稱,讓大部分都知道得體的文明舉止應該是怎樣,從而塑造出“好窗效應”來。地鐵方面,主要做的是提高自己服務,而不是進行人為的限制。權利的行使應當善意,而不是造成乘客和地鐵站的齟齬。

而有關人士解釋說,“衣冠不整者”應該解讀成在地鐵中乞討的人群。這樣的解讀秩序有種本末倒置之感。應該是禁止他在地鐵中乞討,而不是禁止讓他進站乘車。如果某位乞丐今天專心的坐地鐵而不乞討,地鐵方面是沒有權利剝奪他乘車的權利。同時,在乞丐沒有進入地鐵內乞討的行為發生之前,就開始進行提前“審判”,恐怕也是有失偏頗。

衣冠不整在概念上涵蓋不清晰,在執行起來恐怕也會南轅北轍。其實,我們應該理解地鐵方面倡導公共道德的苦心,也應該看到這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事情。當年張愛玲所說的,舊上海公寓裡的那個電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領帶打得整整齊齊,才肯出來給顧客開電梯。 社會舉止的賞心悅目在於世風積累下的正能量振動。地鐵站有這樣的訴求,但相應的軟件打造,還應該更加耐心和細致些。(謝偉鋒)

(責編:王書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全國多地遇“霾”觸響警報(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公開(高清)

圖片故事:環球小姐訓練營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