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 正文

周人杰:媒體不能做“差不多先生”

2014-10-27 09:00:53|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蘸起真實的墨汁,寫下經得起求証的新聞,不做那個“差不多先生”,是我們肩上共同的責任。

  近日,夜班編輯時,對一則讀者來稿糾結許久。一處援引的法規文件,言之鑿鑿,直指問題要害。然而,一查嚇一跳,這句文件引文竟沒有具體出處,網上的滿天飛,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接力摘抄”。想來后怕,幸虧“較真先生”戰勝了“差不多先生”,否則何以交代?

  其實,這樣的心驚膽跳我們經常碰到。無論觀點還是論據,甚至新聞報道的事實,很多時候埋下過類似“地雷”。這不僅讓職業編輯頭疼不已,也危害著媒體的公信力、讀者的判斷力。網絡時代,許多人對新聞的表達習慣於“順手拿來”,許多事實局限於“差不多就行”,而不力求准確,更懶得認真核實、規范表述。必須承認,這已成為今天不少媒體工作者的通病。

  拿最近幾起烏龍事件來說吧。APEC會期在京機關事業單位等工作人員可放假調休消息,就是一波三折。本報記者通過權威渠道獲悉后通過報社新媒體發布,人們還在興奮中,網絡上出現了網友編的“辟謠”,一些媒體網站不經核實轉發,一時公眾不知該信誰。而網上流傳的某某經濟學家和作家的著作“全部下架”,有媒體同樣不經求証就刊發,很快也自食其果。

  這些錯誤實在低級。但凡較較真,多探幾方信源,何至於此?很多時候,隻需給相關部門打個電話,到書店轉轉,就能得出真相。自擺烏龍、自扇耳光,往小了說,是責任心不到位﹔往深裡講,則是媒介素養的缺失。老報人常叮囑我們,記者編輯下筆千鈞。多少是非曲直,多少毀譽忠奸,因為一時的懶惰、疏忽,釀成大錯。

  對此我們深有體會。某財經報紙,斷章取義,發布消息稱海南國際旅游島未能通過國家發改委專家審評,不少人的評論熱情激發,本報也收到多份投稿,編輯核對信源不假,誰知這消息后被証偽,但相關報道和評論已經“覆水難收”。前幾天,本版刊登了讀者來論《課本植入廣告,問責要落實》,所涉事件核實確認,卻還是引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負責人叫苦不迭。原來,文中提到一句他們“此前”出版的一本教輔書上印過廣告。出版社負責人說:此事不假,但那是2004年的舊事,十年來出版社一直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一個模糊的“此前”,讓“往事再提”,更令一些讀者誤會是近期所為,聲譽受損。

  這也警示我們:在信息魚龍混雜、傳播容易變形走樣放大的今天,類似現象可能防不勝防。但越是這樣,越要審慎嚴謹,既要防止自己成為受害者,更要為減少誤讀空間、避免放大傷害,更好發揮把關作用。

  新媒體帶給我們查閱的便捷、傳播的通暢,但永遠取代不了親臨現場的調查、務求真實的態度。有學者對一地“媒體生態”的測試發現,八成網絡報道是在“炒冷飯”,剩下的原創報道中,95%仍來自傳統媒體。這一方面告誡我們,傳統媒體的責任依舊重大,必須看到自己一字、一言,都可能在網絡上激起蝴蝶效應。與此同時,新媒體也須轉身,走出簡單的“下載—復制—粘貼—發送”模式,自覺不做謠言的擴音機、放大器。

  “新聞工作的實質是用核實進行約束”。講故事的人,真實永遠是第一位的素質。蘸起真實的墨汁,寫下經得起求証的新聞,不做那個“差不多先生”,是我們肩上共同的責任。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差不多先生 媒介素養 媒體工作者 地雷 新媒體 傳統媒體 信源 課本植入廣告,問責要落實 扇耳光 新聞工作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香港“佔中”者繼續集結與警方對抗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18歲女大學生為高額學費做脫衣舞娘(組圖)

圖片故事:環球小姐訓練營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