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 09:07:51|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7.5%不應看作是不可擊穿的“鐵底”,關鍵是要盯住就業水平如何。
對於最近發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我的觀察和評說有這樣幾點:
雖然企業層面的運行困難和地方政府層面的財政減收壓力不能忽視,但“斤斤計較”式的速度關注,帶有過去“GDP挂帥”時期的思維慣性,以至實際上一些人把低於7.5%的速度看作是不可接受的。其實,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速度探底的過程中,7.5%不應看作是波動中不可擊穿的一個“鐵底”,關鍵是在速度下行中,必須盯住實質問題——就業水平如何。
2013年,GDP增速為7.7%、新增就業崗位卻達到了令人鼓舞的1310萬個﹔今年1—9月,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新增就業崗位的情況仍然不落后於去年進度。從中我們能領會到宏觀調控當局的“定力”和“底氣”所在:隻要就業好,就不必在意GDP的新低。由此可見,今年四季度和今后一個時期,隻要就業態勢不變,維持基本的調控框架和政策定位不變有望成為大概率事件。
這種宏觀調控的“定力”,如果能經受考驗,那麼伴隨的政府態度,一定是更好地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而決不貿然啟動強刺激方案。從中長期看,這最有利於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結合深化改革能更好地轉變政府職能與調控方式,使中國的經濟增長質量提高,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老百姓得實惠。貿然強刺激之所以沒必要、不能做,是因為其違反了新常態的內在邏輯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符合長遠發展應遵循的客觀規律。
當然,“定力”決不意味著決策者可以不關注速度變化帶來的市場預期導向和大眾心理影響,必要時以“微刺激”應對下行壓力、適當提升景氣,符合“相機抉擇”的調控原則,更是在新常態探底期和全面改革推進期的合適選項。
隻要宏觀經濟處在可接受區間內,決不貿然啟動財政、貨幣政策的“雙鬆”搭配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財政、貨幣兩大宏觀政策需考慮把握好以下要點:
一是兩大政策協調搭配的框架,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隻要宏觀經濟運行狀態處在可接受的區間之內,決不貿然啟動財政、貨幣兩大政策的“雙鬆”搭配。目前以積極財政政策與穩健貨幣政策來作“一鬆一緊”的搭配,總體上適應新常態進入期的調控需要,有利於在景氣水平、就業率水平可接受的底線上,讓市場更好發揮優勝劣汰、調整結構的資源配置作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二是兩大政策在總量調控與結構調控、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互有側重、優勢互補的同時,需更多考慮強化與優化“供給側管理”。財政政策應將現階段的總量擴張(以赤字規模和舉債安排為代表)與明確的“區別對待”結構導向政策相結合,以財稅政策手段傾斜支持“三農”、社保、小微企業、科教創新、教育文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今年貨幣政策方面“定向降准”等措施把總量型政策工具結構性運用的操作,也值得及時總結經驗,加入“供給管理”的政策組合。更好地在供給側發力,有助於在新常態下把從保障房建設、小微企業創業支持、環保產業發展等,到重大項目建設等一系列重要事項做好、做實。
三是兩大政策的設計與運作須積極有效地服務、配合於推進財稅、金融等方面改革的展開和深化。財政改革已在2014年率先啟動,將在預算管理、稅制和中央地方體制關系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金融改革的一些重要事項,如存款保險制度和建立民營銀行、人民幣“走出去”與匯率機制的優化,特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等,也都擺上了改革議程。財政、貨幣兩大政策的設計和優化,應當服務改革、支持全局。
定力 調控方式 貨幣政策 三農 鐵底 區別對待 相機抉擇 GDP 小微 新增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