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人民日報報系言論>> 正文

胡豆周:卞之琳的作文

2014-10-27 09:12:09|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近日,在《南通日報》上讀到南通籍著名詩人、翻譯家、文學評論家卞之琳的初中作文。我十分好奇,這大詩人小時候會寫點什麼?寫得怎麼樣?文章不長,隻有170多字,不妨照錄如下:

  秋郊晚眺記

  課余無事,乃閑步郊外,一賞秋野暮景。

  時西風搖樹,田野遼闊,大半為萎黃之色﹔獨菜畦麥壟含有青青之色﹔而農夫二三點綴其間。小溪則蘆花如雪,覆於其上。村落間楓葉鮮妍,若欲與夕陽爭紅也。倏焉炊煙四起,裊裊於疏林之際。碧空中歸鳥紛紛。斯時快心何如耶?而夕陽無情,已藏於遠樹影下矣!

  吾鄉但平疇廣野,無山川之勝,斯時之景趣若是。不知他地將若何?(一九二五秋)

  這是一篇記敘文,寫的是1925年秋天的郊外晚景。第一自然段用15個字,寫明事由:是在課余閑暇的時候,信步來到郊外,欣賞秋天日暮時分的景色。第二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寫了作者當時的所見所聞和內心情感。

  這段文字畫面感十分強,景別多樣,色彩豐富。先說景致——風中的樹,田野中的菜和麥,勞作的農夫,小溪邊的蘆花,村落間的楓葉,西下的夕陽,裊裊炊煙,匆匆的歸鳥﹔再說色彩——萎黃的秋色,菜和麥苗的青色,蘆花的雪白,楓葉和夕陽的紅,炊煙的淡白。特別是那幾個動詞用得十分精准——西風搖樹的“搖”,鮮妍的楓葉與夕陽爭紅的“爭”,夕陽藏到樹影下的“藏”,都是擬人化了,很傳神。

  這一段的最后兩句寫的是作者當時的心情,前一句是作者被眼前美景所陶醉——此時的快慰之情有什麼能比擬的呢?繼而“抱怨”起了夕陽的“無情”——竟然這麼快地藏到樹后面去了,不能讓這樣的美景再多停留一刻嗎?

  文章最后一段從眼前的這個“點”跳開去,寫整個江海平原的風貌特質,繼而產生懷想外面世界的情緒。這很自然,也很符合一個不足15歲的翩翩少年的思緒。

  在卞之琳寫這篇作文的前一年暑假,卞父帶他去過一次一江之隔的上海,購得冰心詩集《繁星》。在寫下這篇短文的時候,他正在讀魯迅的《吶喊》和徐志摩詩集等新文學作品。所以,文章中能看出新文化運動、新文學作品對作者的影響——文字簡潔明快,要言不煩,感情充沛,有散文詩的韻味。

  俗話說,三歲看老。從這篇短文,我們雖然不能事后諸葛亮般地推定,作者日后一定會成文學大家,但至少能認定,“著名詩人、翻譯家、文學評論家”這些名頭對卞之琳而言,是有成長基礎的。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卞之琳 夕陽 景趣 蘆花 楓葉 繁星 吶喊 翻譯家 小溪 新文學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香港“佔中”者繼續集結與警方對抗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18歲女大學生為高額學費做脫衣舞娘(組圖)

圖片故事:環球小姐訓練營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