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09:42:27|來源:新京報|字號:
演員出色的表演成就了該劇充盈的生命活力,這些都讓這場舞台呈現,與其稱作表演,倒更像是在一席白卷上畫出的一幅幅立體視覺圖像,這一特點在戀人林中爭吵的場面處理上表現得尤為完整。
莎劇中,《仲夏夜之夢》素以聲色兼具、娛人耳目聞名,但若真想通過舞台接通世俗民心,這對於導演是一種考驗,而劇中濃厚的詩意、高超的想象力,卻又分明是給排演者提供的一方游戲天地。1905年馬克斯·萊因哈特以堂皇的布景、巨大的機械轉台,為觀眾制造出的是華麗壯觀的幻覺享受。1970年彼得·布魯克用三面白牆、懸挂的鋼線、秋天讀解出的是空蕩、殘酷的愛情之夢。相對而言,韓國導演梁正雄的這出《仲夏夜之夢》,借由多重民間技藝、流行文化資源,雖然讀解上偏於通俗、宿命,但在“本土化”處理與舞台呈現的特點上,卻注定將會構成我們今后面對該劇時記憶裡會被喚醒的一個參照范本。
梁正雄是韓國戲劇導演中青年一代的領軍人物,這版“仲夏”據說已有超過十四年的演出史,而演員也大多參演十年以上,演出的純熟度可見一斑。該劇在“本土化”處理上大膽而構思清晰,導演去掉“戲中戲”的框架結構,褪去雅典王與王后婚禮的貴族氣息,將故事簡化成精靈世界與闖入其中的兩對青年戀人的愛情鬧劇。舞台演出場景則以后置屏風、兩側一高一低兩條木台環繞出一塊白色的主要演出區域,屏風中間設有樂隊區,90分鐘的演出,由9名演員在幾乎不設其他道具的空間裡完成表演,演員上台即為角色,下台則任器樂伴奏。
此版“仲夏”似乎刻意突出了精靈的造型及功能,全劇開場、結尾綴以精靈樂舞,而劇中的精靈阿多掌管起了愛情命運的關鍵,好人羅賓一角換名“杜杜裡”,由兩個涂有假面妝容的演員共同扮演,阿多與“杜杜裡”貫穿劇情,台上台下、歡鬧嬉戲,以“毒草香”懲罰風流的丈夫賈比,戲耍闖入精靈世界的兩對戀人。
演員出色的表演成就了該劇充盈的生命活力,夸張的肢體、造型表現,看似熱鬧、卻不難看出導演構思、調度的痕跡。比如每個角色依據情境、都有自己相對程式化的肢體表達﹔演員每次上場、下場、追逐的行動路線、台步設計,都被賦予了位置、距離、節奏的變換,這些都讓這場舞台呈現,與其稱作表演,倒更像是在一席白卷上畫出的一幅幅立體視覺圖像,這一特點在戀人林中爭吵的場面處理上表現得尤為完整。
有意思的是,導演在演后談中分享他在創作上的靈感來源,所及之物,不僅包括韓國傳統樂舞,還有啞劇、現代舞、即興喜劇、中國功夫和電影等等,而相信此劇的鑼鼓點與程式化動作配合,也會讓中國觀眾自覺聯想起傳統的戲曲。歐陽予倩先生曾以“畫圓圈”的藝術來形容戲曲時空調度的流暢性,而此版“仲夏”正如紙上作畫,以歡鬧世俗之氣,開啟了某種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仲夏”一劇在中國排演次數較少、且多集中於校園、節慶之中,這或許與該劇缺乏教化深意有關,又或許與舞台觀念因襲相聯,但一個與之相對的事實卻是,早在上世紀30年代,萊因哈特排演該劇的情況已經介紹到了中國,而我國近年來也創作出了不少富有本土特點、甚至戲曲化的莎劇,梁正雄這出“仲夏夢”在觸動觀者愉悅心緒的同時,又能否內化為我們本土戲劇創作的某種動力呢?中國戲劇依然任重道遠。
仲夏夜之夢 演員 仲夏 即興喜劇 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