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 正文

馬建輝:堅持正確導向 引領文藝發展

2014-10-28 11:47:13|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核心閱讀

  ●人民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源泉,正是一個個蒲公英一樣的朴素心聲和希望書寫著中國的未來,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不能不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性被輕視,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被冷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被怠慢的或許不只是藝術的真諦,更是民族的靈魂。

  ●文藝工作者應確立導向自信,在偉大的人民中去創造崇高的作品,也在崇高的作品中去表現人民的偉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勉勵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並對如何落實這一創作導向進行了深入闡發,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密切文藝與人民的聯系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也為文藝創作和文藝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首先要反映人民的心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人民心聲是來自人民心底的呼喊,是他們心靈深處最急迫、最真誠的聲音。認真傾聽人民呼喊,深切感受人民願望,才能了解人民的真正需要是什麼,人民心聲才能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反映、流露出來。把堅持“二為”方向落到實處,就是要反映人民心聲——不僅是反映,而且還要反映好。怎樣才能反映好人民心聲呢?我的理解是,一要反映得真實、真誠,二要反映得深刻、充分,三要反映得讓人動心、動情。時時處處把人民的冷暖悲歡放在心中、訴諸筆端,文藝作品就會生發出巨大的感染力,因為人民從這樣的作品中能夠看到他們真實的自己。表現人民自己命運的文藝影像往往更容易激發起人民的共鳴,使人民在對自我影像的觀覽中獲得真切的警醒、激勵和鼓舞。在當代文藝創作中,許多關注當下現實的作品是這方面的優秀代表。它們直面人民生活,展現人民的生存境遇、奮斗歷程和現實期待,是人民心聲的直接流露和表達。實際上,正是一個個蒲公英一樣的朴素心聲和希望,書寫著中國的未來,人民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源泉,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不能不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把握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隨著時代和社會前進而不斷變化發展的,把握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在發展中科學認識並正確處理文藝的普及與提高的辯証關系,這是能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關鍵。在文藝創作上,提高,是從人民現有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平來提高﹔普及,是基於人民現有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平的普及。因此,隻有深入了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平,文藝創作才可以據此把握好普及與提高的尺度,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的接受期許和欣賞期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的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一般而言,當普及不再成為文藝創作的主要困擾時,提高的工作就會凸顯出來。當前來看,文藝創作的主要挑戰是實現提高和實現怎樣的提高的問題。這需要文藝創作及時感應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跟上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成長與發展,從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平出發切實地去提高,創作更多優秀的文藝作品,不斷提升人民的審美品位和人文情懷,不斷提升人民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不斷強化人民追求真善美的自覺意識,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邁上新台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從人民中汲取營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他要求文藝工作者“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可以說,自覺地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在人民中發現美、創造美,從生活中汲取詩情畫意,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來哺育自己,這是我們文藝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道路。正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從人民生活中汲取營養,是為了給人民以營養﹔用人民的精神來哺育創作,是為了能夠以優秀作品去反哺人民。人民是偉大的哺育者和奉獻者,可以說,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每前進一步,哪怕是很微小的一步,都有人民的辛勤哺育和慷慨奉獻。對於一位文藝工作者來說,如果脫離了人民,將永遠失去自我。這是因為人民就是包括內容和形式在內的我們的一切,脫離了人民,失去了來自人民的滋養,我們剩下的將只是一個虛妄的存在。文藝工作者隻有讓自己的靈魂經受洗禮,才有可能在其創作的作品中表現人民的靈魂、人民的精神。從人民中汲取營養,就是要尋找到我們的根,尋找到我們的生命和靈魂的堅實的依托,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說:“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要始終和人民在一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藝術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始終和人民在一起,與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憂共樂,心靈才會被理想的陽光照亮,個人主義偏執的陰霾才會被驅散,私欲膨脹的虛妄堅冰才會被融化。始終和人民在一起,就會從人民的角度來看待和認識事物,文藝家內心感受到的就不再只是一己之偏見,而是具有共性的經驗。這樣,在文藝家的作品中,人民群眾才有可能不被描寫成消極或者孤獨的個體,並堅定人們對美好希望的憧憬和信心,鼓勵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創造性力量。電影《楊善洲》《焦裕祿》傳達給我們的,正是和人民在一起所形成的力量,這樣的文藝作品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如果創作被資本所綁架,放任資本所主導的消費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成長為“闖進瓷器店的公牛”,一切隻遵循市場的選擇,隻著眼於貨幣的增值,那麼低俗就會上位,欲望就會橫流,單純刺激感官的娛樂就會成為文藝創作的“金科玉律”。泰戈爾寫道:“在鳥翼上系以黃金,鳥便再也飛不起來了。”如果我們隻懂得欣賞財富或權力所裝飾起來的富麗的光彩,不懂得欣賞勞動或汗水凝結起來的素朴的榮光﹔隻懂得欣賞浮游於高空的雲霓,卻不懂得欣賞沉默於足下的大地﹔隻注重養眼,卻不注重養心﹔隻知道“肥皂劇”明星們的表演,卻淡忘了思想家魯迅們的吶喊……人民性被輕視,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被冷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被怠慢的或許不只是藝術的真諦,更是民族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堅持好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最根本的或者說最終的檢驗標准,在於是否涌現出了一大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優秀文藝作品。這就要求文藝家既要有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要有辛勤耕耘、不懈創造的實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並在這一方向的引領下不斷地創作精品力作。可以說,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精品提供著創作的源泉、基礎和保障。文藝發展的歷史和現實都一再表明,什麼時候堅持這一創作導向,文藝創作就會健康發展、不斷繁榮﹔什麼時候背離了這一導向,文藝創作就會出現病態、停滯和頹敗。文藝工作者應確立導向自信,在偉大的人民中去創造崇高的作品,也在崇高的作品中去表現人民的偉大。這是歷史和時代賦予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

  (作者為教育部社教中心研究員)

(責編: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欣賞期待 焦裕祿 楊善洲 肥皂劇 文藝作品 文藝創作 總書記 社會主義 文藝家 文藝發展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香港“佔中”者繼續集結與警方對抗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閉月羞花金發女模地鐵走紅引萬人熱追

圖片故事:環球小姐訓練營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