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11:47:58|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感悟文化改革發展》:高書生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從2003年全面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到十八大對文化發展戰略地位的強調,中國文化領域的改革發展以舉世矚目的速度和廣度在全國上下形成了“熱潮”,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文化生產能力和培育了越來越活躍的文化消費能力,而且為中國從“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的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是新近出版的《感悟文化改革發展》清晰描繪的中國文化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可以說是中國文化改革發展的一面鏡子。
《感悟文化改革發展》簡潔直白的書名、通俗易懂的行文方式,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學術”著作,其學術價值體現在對文化改革發展的前瞻思考、同步探索和理論闡釋。從本書中,回眸文化改革發展的過去十余年,從觀念破冰到現實攻堅,從戰術突圍到戰略布局,可以說都能夠“感悟”到文化改革領域的政策制定者、行業從業者和專家學者的政治智慧、理論創新、文化熱情和專業能力,“感悟”到中國文化產業改革的內在邏輯、發展路徑以及改革成就的難能可貴、來之不易。可能這也是本書能夠暢銷並成為許多文化行業的管理者、從業者、研究者的“案頭書”的原因。
如果說經濟改革是中國改革的基礎,那麼政治改革則是中國改革的頂層,文化改革則是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之間的鏈接。但長期以來,文化改革如履薄冰﹔而“四級”“行業”辦文化的“條塊分割”體制,則使得文化產業改革進退維谷。因而,文化領域的改革一直十分敏感和艱難。但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精神文化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世界影響與中國作為經濟大國的經濟實力之間的不匹配,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的貿易逆差以及外來文化影響日益強化的壓力,都使得文化改革迫在眉睫。本書作者,可能是最早在體制內充分認識到這種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管理者之一。本書記錄了作者參與、促進文化改革政策制定、完善的全過程。從理論上說,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劃分,為文化作為“產業”的發展解開了思想的套子,並以此為起點進一步理清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公共服務與文化消費的關系,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文化與科技的關系,金融與市場的關系,從而為國有文化機構的體制改革、文化市場的發展繁榮、文化產業鏈的形成、市場主體的再造提供了理論支撐。本書對這些問題的探討,體現出作者在文化領域的改革智慧和理論勇氣。本書可以說也是文化改革領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論結晶,這些理論所具有的實踐的鮮活性,正如當年恩格斯所說的那樣,在實踐中是“歷史創造了原理”。
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文化傳統、近百年獨特發展道路和制度選擇的國家來說,改革永遠是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話題。我們面對的現實,幾乎前無古人﹔我們面對的難題,也幾乎別無借鑒。按照馬特爾在《論美國的文化》中所分析,如果說美國文化是一種政府不直接起作用,而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相互競爭又相互協作的行動個體所產生出一種普遍利益”所合力構成的獨特運行體制,那麼如何從中國國情出發、從中國現實需要出發、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發展要求出發、從中華民族復興的遠大目標出發,大膽探索、小心求証,找到適合中國發展的文化運行體制,則是中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這種改革智慧和中國特色,在這本書裡都得到了完整體現,甚至隻有真正參與和經歷過這場改革的讀者,才能完全讀解出字裡行間的深意。
值得關注的是,本書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格局下對“大文化”發展的思考,是對新的發展階段文化改革目標的戰略性分析。在中國從一個大國向強國的轉化中,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中,在強調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結合中,甚至在中國從市場經濟改革到政治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本書所論及的“大文化”可以說是舉足輕重。沒有“文化價值”的經濟是粗放的經濟,沒有“文化共識”的社會是渙散的社會,沒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畸形的民族,沒有“文化凝聚力”的政治是高風險的政治。文化的改革發展不僅僅是激發文化的市場活力的問題,更與國家的長治久安、經濟的健康發展、民族的繼往開來息息相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用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式管理好健康的文化市場,更開放地尊重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有效地激發人們無限的創新潛力、創造精神和想象力,在全球文化交融過程中對中華文化傳統吐故納新、繼往開來……這些問題,在《感悟文化改革發展》中,我們或者能夠找到答案、受到啟發,或者有待從文化改革發展實踐中尋找解決方案。
文化共識 文化價值 實踐創新 理論闡釋 文化體制改革 發展要求 理論創新 發展路徑 理論支撐 文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