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2 11:12:00|來源:解放日報|字號:
搭載“天鵝座”飛船的“安塔瑞斯”火箭的“夭折”令人唏噓,同時也帶來一些疑問。
改版發動機可能失靈
首先,為何升空僅6秒就轟然爆炸?對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判斷,很可能是第一級火箭的發動機出現故障所致。從以往經驗來看,火箭發射升空才6秒鐘就爆炸,且第二級火箭尚未分離,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級火箭發動機失靈有最大“嫌疑”。而且,“安塔瑞斯”第一級火箭使用的AJ—26型發動機是由俄羅斯液氧煤油發動機NK—33改裝而來。NK—33型發動機採用富氧分級燃燒技術,性能優越且成本低廉,但“變身”AJ—26后,它的可靠性備受質疑。AJ—26的總測試次數不過10多次,其中就有兩次以失敗告終。
上海航天領域資深專家陶建中也持同樣觀點。“安塔瑞斯”火箭還處於直線上升階段且未轉彎就爆炸,一般而言,發動機停機的可能性最大。
過度依賴私企受質疑
自2011年美國航天飛機全部退役后,為擺脫“俄羅斯依賴症”,奧巴馬政府力挺美國私企研制航天器,承擔往返國際空間站的運貨載人業務。承接“天鵝座”發射任務的軌道科學公司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於是脫穎而出,成為進入美國航天業的兩大“新貴”,此前也各自拿下了美國航天局十幾億美元的大合同。那麼,這次發射失敗對美國航天私營化模式將帶來何種影響?
專家認為,私企承接航天項目是否可靠?商業航天計劃步伐是否走得太快?本次事故都將引發外界更多質疑和擔心。美聯社已刊文指出,此次事故“肯定會招致對美國航天局(NASA)在后航天飛機時代日益依賴美國私營企業的批評”。
龐之浩指出,由國家投資、公司研制的國有模式,轉型為由企業出資研制、政府向企業租用產品的商業模式,確實帶來一個弊端,即企業有逐利之心,總希望少花錢多辦事,這難免會埋下安全隱患。
此外,NASA未來的商業化嘗試也將受到掣肘。《今日美國報》指出,NASA目前隻有軌道科學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兩個合作伙伴,“天鵝座”失事將導致NASA 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隻能依靠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唯一一家合作商為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而這起事故無疑會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旗下的“龍”飛船將在12月9日第5次執行運輸任務蒙上陰影。
航天商業化仍是趨勢
不過,專家認為,此次事故不會根本改變航天業的商業化道路,這依然是大勢所趨。
“航天業有句老話,成功的未必是成熟的,成熟的未必是可靠的。何況航天業是一項高風險行業,不可能保証萬無一失。”陶建中說。
據悉,每次航天發射活動都有一定的事故率,正常比例在10%左右。此次發射事故就其本身而言並非特別嚴重。
從過去案例來看,即便是國家一手包辦也未必安全無虞。比如“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以及屢屢發射失敗的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等都是航天史上的教訓。
龐之浩也認為,關鍵不在於商業模式,而是技術和經驗的問題。比如,此次搭載“天鵝座”的“安塔瑞斯”第一級火箭隻配備了2台發動機,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曾發射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卻安裝了9台發動機,就大大增加保險系數,降低了失事概率。
安塔瑞斯 天鵝座 液氧煤油 太空探索 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