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4 09:08: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推拿》的最大貢獻,是對殘疾關注的關注和專注表達,但是這的確是一個很難拍得好看的電影,不要簡單理解成殘疾不好看,觀眾隻能審美不能審不美,這個起碼尊重我們有。不好看是指在表面平靜內心萬千的題材面前,影像表達顯得簡單粗暴,來不及刻畫。畢飛宇所有官方言論,對婁燁的電影版,都沒有任何負面評價,他只是說,“如果知道婁燁要拍電影,小說就不這樣寫了。”會說話。作為沒必要利益回避的普通讀者,我還是要越殂代刨地表達一下小說被毀掉的難過。有時候文字的確比影像有更綿長和深厚的力道,尤其是這種視覺之外的內心題材,電影不是小說的對手。比如說這段話“做盲人的就必須有耐心。耐心是盲人的命根子,隻有耐心才能配得上他們看不見的眼睛。盲人要學會等。無論遇上什麼事,盲人都不能急吼吼地扑上去,一扑,摔倒了。也許還要賠進去一嘴的牙。”用鏡頭給出這樣的心理活動,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部為殘疾人人性表達做出了貢獻的小說,置換成電影,就成了一部搖搖晃晃,模模糊糊的片子。有人說這就是盲人視角,盲人沒有視角的好吧,他們的世界是漆黑的。“盲人自有盲人的眼睛,那就是耳朵和鼻子。如果換了一個正常人,你拿你的眼睛‘盯著’一個女人試試?眼睛的秘密遲早都會被眼睛抓住的﹔同樣,耳朵和鼻子的秘密也遲早會被耳朵與鼻子抓住。”這樣泄露天機的描寫用搖搖晃晃的鏡頭來表達,弱爆了好不好。
每個人物性格都沒有前因沒有后果,在鏡頭下她們的欲望不美,他們的生活不美,他們的表情不美……金馬大獎,應該是題材的勝利吧,當年老人題材《桃姐》擊敗《賽德克》橫掃金馬,也是前科借鑒,金馬喜歡關注弱勢。堅持認為越是精彩的小說,越是不適合拍電影,怎麼拍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越是受眾廣的小說,越不不該拍電影,怎麼拍讀者都不會買賬。唯一能跟原著抗衡一把的,想來想去,也就是一部《肖生克的救贖》吧。即便這部歷久彌香歷史贏家,當年票房一樣慘敗。
小說 賀歲 彭於晏 題材 亂世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