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4日09:38|来源:京华时报|字号:
摘要:“亲情逼拆”,失去了人性关怀,原本乡土中国重要传承的亲情伦理,不得不被迫面对着与“自身权益”痛苦的选择。 |
近日,广州增城曝出“亲情逼迁”模式。这一模式其实并不新鲜,甚至可谓“复古”。早在10年前,湖南嘉禾曾经因为“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张狂的拆迁口号,因为滥用政府权力的“连坐”制度,引发全国关注。
简单地说“复古”,其实也不尽准确。这一手法并非重新抬头,事实上,这些年来,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拆迁中,一直若隐若现,“阴魂”不散。这一“经验”中,众多公职人员往往被迫成为政府动员拆迁的排头兵。但是,嘉禾事件中明明已经遭到谴责和唾弃的“连坐”制度,却在增城事件中卷土重来,甚至有明文规定,“公职人员未能完成征拆任务要处理”。这一现实折射出什么?
首先是基层政府“人治大于法治”的根深蒂固的现实。公职人员的责、权、利本由法律所规定和保障,但在部分基层政府膨胀的权力下形同虚设;而增城之外,被裹挟到拆迁行动中的公务员,则面对着种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潜规则”。
其次是对“人性关怀”的漠视。“亲情逼迁”,对拆迁者及动员者双方而言,都体现出冰冷机械的粗暴,有违“以人为本”的历史潮流。比如在刑法领域,无论是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的原则,抑或“近亲属可拒绝作证”的修正,都体现了人性关怀的进步。然而这种进步似乎并未被部分基层政府所感知。失去了人性关怀,原本乡土中国重要传承的亲情伦理,不得不被迫面对着与“自身权益”痛苦的选择。
作为基本原则,即便是正确的目的,也不应该通过不正确的手段来达成;不能因为没有引发严重后果就放松对错误的追究。这些年来,更多见的是在土地财政、政绩工程、粗放式管理等诸多不合理因素驱动下的违规强拆。有意味的是,与同为痼疾的腐败相比,“违规拆迁”模式并不复杂,甚至千篇一律的,诸如拆迁征地本身没有合法手续;拆迁补偿不合理;隐现的拆迁“黑恶势力”等。“亲情逼拆”也正是其中一种。病症清楚,下药理应容易。我们其实有完备的“拆迁法”,但一再的强拆悲剧却告诉我们,疗效并不明显。
因此,增城事件引发的追问是:法律为何在基层难以奏效?人治的坚冰如何打破?如何突破地方利益彰显监管的力量?越界基层权力如何治理?我们缺少的未必是制度,而是行动的决心。(刘志权)
(责编:张婷)
拆迁,亲情伦理,嘉禾事件,复古,自身权益,连坐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