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刘书林:运用科学的历史胸怀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3年09月10日09:27|来源:《红旗文稿》|字号:

摘要: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它的发展历程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大道,在披荆斩棘的探索中,出现曲折和错误,甚至出现低潮,是丝毫不奇怪的。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必然运用科学的历史胸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透过曲折、失误和低潮,坚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的“两个必然”的结论,把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流和主线,拒斥一切否定和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和一切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思想理论界越来越集中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历史胸怀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这种科学的历史胸怀,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运用和弘扬这种科学的历史胸怀理解和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条件。同时,这种方法也是超越各种认识的片面性、局限性,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解释许多思想困惑的必要思想理论修养。

一、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看作一个整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连续性和规律性,有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正是以科学的历史视野,进行宏观的概括,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的历史胸怀。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胸怀:“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着眼“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肯定和评价了历届党中央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做的努力。这样的历史胸怀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报告在阐述我们党的重大责任时,也采取了科学的历史的视野进行阐述:“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

回首历史的进程,立足现实的情况,展望未来的方向,这种联系到历史、现实、未来的观察问题的方法就是科学的历史胸怀。对于这种科学的历史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做了精辟的界定和论述:“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这种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路,必然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看作一个整体,把其中每一个阶段看作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不仅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的内涵,同时也拒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更是运用这种科学历史方法的典范。他科学地分析了新中国60 多年的历史,澄清了长期以来纠结思想理论界的一些思想混乱,引起思想理论界的强烈共鸣和极大反响。他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样的分析结论,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完全一致,从根本上防止了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两个不同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一个时期否定另一个时期的错误倾向。同时也堵塞了借口肯定其中一个时期而否定另一个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这种对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的历史胸怀,还体现在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经验,梳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系统地追溯和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一直追溯到我们党做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计6个时间段。讲话有力地说明,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讲话也使我们明白了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大前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的历史胸怀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看作一个整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连续性和规律性。这不但对于新进中央的领导干部而且对广大党员群众是一次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教育,同时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

(责编:牛宁)

分享到:

社会主义事业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然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进程 历史必然性 历史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山西男童挖眼案7细节被忽略 目击证人去向成谜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